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廣州市民環境保護意識強行為弱

2005-08-10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 ]

  本報訊 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一項環保狀況市民滿意度追蹤調查顯示,廣州市民的環境意識越來越強,并養成了一些良好的環保習慣,但環保行為相對滯后。汽車尾氣污染、不可降解塑料用品污染、灰霾天氣等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此次調查于今年6月進行,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運用電話訪談形式進行,成功訪問了廣州市十個區1025位不同年齡、職業、收入的18周歲以上市民。
  行為與意識嚴重脫節
  絕大多數受訪市民認識到加強環保、改善環境狀況對廣州經濟發展的重要性,92.3%的受訪者贊成分類處理垃圾,92.8%的市民贊成在公共場所設立禁煙區。此外,市民也養成了一些環保的日常生活習慣,譬如節約用水(93.3%)、節約紙張(78.4%)等。
  調查數據也顯示,部分市民仍有一些不環保的生活習慣,市民的環保行為較環境意識滯后,如盡管絕大多數(92.3%)受訪者贊成“分類處理垃圾”,但只有18.1%的人表示自己平時真正做到“將垃圾分袋處理”,有58.1%的人將垃圾“裝袋,但不分類裝”,有22.5%的人將垃圾直接倒入垃圾箱。有57.8%的人表示將廢舊電池直接扔到垃圾桶,只有28.3%的人表示將廢舊電池分類扔到垃圾桶或者攢起來送到商場、小區的回收桶或送到回收站。此外,市民的不環保行為還表現為“經常使用塑料袋(85.4%)”、“沒有購買環保產品(42.0%)”、“在公共場所吸煙(30.8%)”、“經常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餐具(18.9%)”等。
  汽車尾氣污染4度“奪魁”
  調查發現,從對環境污染源的評價來看,市民認為汽車尾氣帶來的問題最為突出。72.1%的人認為目前廣州汽車尾氣污染現象嚴重。民意研究中心在2001年、2003年、2004年所作的相同調查表明,市民認為汽車尾氣污染嚴重的比例分別為64.3%、79.2%、79.5%。
  八成人擔心污染損害健康
  調查顯示,有近八成的人不同程度地擔心環境污染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其中,56.0%的人表示“擔心”,23.9%的人表示“比較擔心”。 

  編后
  《尚書》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要想獲得老百姓的認可與支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就必須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千方百計地滿足其需求。廣州市民意調查結果表明,隨著老百姓物質與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的需求日益迫切。政府部門應該認真研究新情況,建立更有效的規章制度,將老百姓改善環境的迫切愿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優先解決老百姓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為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