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世界環境保護領域領跑者的絕好機遇正呈現在中國面前。雖然目前全世界都在關注環境問題,但是我們缺乏強有力的全球領袖以推動保護事業向前發展。中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飛速發展的經濟,基于中國政府對環境保護的積極承諾和北京2008綠色奧運的機遇,自然而然地,中國可能擔當起世界保護領域的領袖角色。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種領導作用對我們地球的未來至關重要。
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是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的家園,然而我們卻沒有好好保護這屬于自己的家園。人們正在過度消耗著自己和其他生物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清潔的水、清新的空氣、糧食、藥品、原材料以及其他生態系統給我們帶來的寶貴財富。自然資源保護者和科學家們已經認識到其緊迫性。我們看到,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空氣和水被污染,陸地和海洋的自然資源正在逐漸枯竭。
然而,自然資源的枯竭不僅僅是保護事業的危機,同時也是一種經濟危機,因為關鍵的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服務愈發珍貴,其替代的代價越來越高。
這種影響將是深遠的,我們的下一代及后代將很難再享受到我們希望他們擁有的那種生活方式。不斷增加的人口消耗著不斷減少的自然資源:在未來50年,地球總人口將達到100~120億。特別是在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將帶來更為嚴峻的挑戰。到2030年,估計中國能源需求將會是現在的4倍,從哪里獲得這么多的能源?如果污染來自用傳統的方式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污染會給人們的肺部、公共健康和全球氣候變暖帶來什么影響?我們將如何替代這些終將消耗殆盡的自然資源?
中國強大的經濟也使保護工作變得與眾不同。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經濟大國,中國已經站在能夠制訂標準的位置,而這些標準是其他國家必須遵守的。中國可以向外界隨意開放自己的自然資源,也可以建立一套可持續發展和有效利用能源的標準,從而產生連鎖反應并使之影響世界。
任何國家都不是“孤島”,我們大家緊密相連。中國需要更多的來自于世界各地的自然資源,就像中國的資源也正在被世界其他國家利用著一樣。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對自身資源的使用將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中國有能力提供更好的使用資源的方法。
中國可以成為世界的表率,向世界展示如何可持續地利用海洋漁業資源,如何合理采集木材,如何生產原材料產品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嚴格的標準來減少浪費、污染和其他對地球造成的威脅。我們希望中國能提供這樣的行業指南,為全世界制定標準。
一個策略是鼓勵中國企業的參與,在他們發展商業的同時,請他們認真評估發展對自然資源帶來的影響,然后決定如何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保護中國的自然財富。另外一個十分重要的策略是支持地方和中央政府制訂正確的政策來長期、有效地解決保護問題。
作為一個自然資源保護的領袖,中國將能夠與世界分享改善能源和水力的有效使用、減少資源浪費、合理捕魚和其他創造性的經驗。中國的領導者們和人民能夠找到各種途徑去保護自然景觀、森林、空氣、水和土壤。
中國能夠奉獻給世界的最好禮物是中國可以利用其強大而快速的發展壯大去引導世界朝著保護地球的方向發展。
美國著名科學家和哲學家奧爾多·利奧波德(1886~1948)曾經在1948年寫過一本名為《沙國年鑒》的書。在書中,他提到了生物多樣性,多樣的物種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復雜生態系統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他還舉了個例子,每一個鐘表匠都知道,完美修補的最基本要求是保管好每一個小小的零件。如果你把系統拆開,遺失了一個零件,那你將不可能讓整個系統恢復到從前。
2008年綠色奧運將在北京舉行,這使中國有機會利用奧運帶來的巨大熱情成為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領袖。奧運會將是一個機會,讓全世界關注中國在現代經濟社會里為保護環境所做的巨大貢獻。
這個賬很容易算清楚,只有我們保護好自然生態系統,地球才可以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持久地支撐人類的生存。
(作者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組織“保護國際”主席、首席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