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心葉甲逞兇 海南棕櫚告急
本報訊 海南省最新統計表明,海南椰心葉甲疫情再度告急。海南全省染蟲區面積達659萬畝,染蟲區棕櫚科植物株數為1069萬株,其中染蟲株數為272萬株。省林業局森林監測中心有關負責人說,目前,災情最嚴重的是海口和三亞。
據介紹,臺風過后,海南海口、三亞兩市疫情也有所反復。中度疫情發生區文昌、萬寧、澄邁等擴散比較嚴重,分別新增染蟲植株162749株、36600株和9300株,定安、瓊海的疫情也有一些擴散,分別新增染蟲植株2400株和970株;輕度疫情發生區是保亭和儋州,分別新增染蟲植株3825株和1567株;重點監控區依然為五指山市、瓊中縣和白沙縣。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省累計疫情染蟲面積659萬畝,染蟲區棕櫚科植物株數1069萬株,染蟲株數272萬株。
據海南省林業局森林監測中心有關負責人分析,椰心葉甲擴散、蔓延速度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有多方面原因:其一,害蟲繁殖快。每年繁殖4~5代,成蟲產卵孵化率達92.5%,且成活時間達220天以上;其二,害蟲深藏葉心。椰樹高,難施藥,害蟲深藏藥液難觸及、蟲卵噴藥殺不死,施藥后復發快,防效不理想;其三,疫情擴散快。害蟲可靠飛行或借助氣流自然擴散1~2公里。雖通過防治在總體可以減緩,但很難杜絕。目前,全省的疫情以自然擴散為主,文昌、萬寧、澄邁、定安、保亭等市縣疫情擴散除自然原因和受到臺風影響外,也和一些市縣治理力度不夠有關,例如萬寧市連續幾個月未采取行動而造成疫情不斷擴散蔓延;其四,存在違規調運種植染蟲棕櫚科植物現象;其五,交通工具攜帶椰心葉甲傳播;其六,近年來氣候異常干旱和炎熱,導致害蟲繁殖速度加快,藥物也因缺雨影響防治效果。
海南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指出,海南椰心葉甲疫情出現較大范圍擴散,這種擴散造成的危害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更加顯著,疫情防治工作出現了更加復雜的問題,產生了更大困難。如不抓緊在春節前掛藥包防治,將會錯失時機,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