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山東省東阿縣近年來堅持生態建設與污染防治并重,審時度勢、超前謀劃,開展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創建,不僅有效地保護、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而且在城鄉經濟發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自2002年6月東阿縣被確定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縣以來,在省、市環保局的指導下,委托北京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編制《東阿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并于2003年6月通過省環保局組織的專家論證,在全縣組織實施。生態示范區建設從此被納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之中。
東阿以規劃為龍頭,大力發展節水工農業、生態林業,實施小流域綜合開發治理,落實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制定資源總體利用規劃,關停、限期治理污染企業。特別是在全縣范圍內重點組織實施“清潔生產”、“傳統產業升級改造”、“藍天碧水”和“無公害農產品”四大生態工程,圓滿完成了生態示范區建設的各項任務指標。
工業方面,把排污申報作為實現總量控制、加強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對各排污企業進行一季一報的動態管理,堅持項目建設“三同時”。2002年,投資5100萬元建起東阿縣污水處理廠并成功運營。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法要求,全縣已引進合法項目近200家,投資總額達到30多億元。積極推廣運用高新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改造傳統產業,實現節能降耗,大力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國家級環保先進企業東膠集團已通過此項認證,拿到了全國中藥行業的首張“環保綠卡”。此外,還有兩家企業先后通過認證。
農業方面,確定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加快以農、林、牧、漁全面綜合開發為重點的發展步伐。全縣目前已建成果、菜、畜、漁、桑、禽六大生產基地,逐步形成種、養、產、銷為主的十大龍頭企業。2004年,全縣無公害蔬菜面積達到3.39萬畝,總產量24.525萬噸,產值4.128億元。
資源保護方面,規劃保護魚山自然風景區和皋上凈覺寺、魏莊清代石牌坊等文物保護區,修建了曹植公園,全縣受保護面積達108.3平方公里,旅游環境達標率為100%。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方面,連續幾年開展“嚴查”行動,城市空氣質量、區域噪聲質量、水環境質量全部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城區全部建成煙塵控制區和噪聲達標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9.25平方米以上,城鎮固體廢物處理率達到100%。通過實施“村村通、路路綠”、沼氣建設、村容村貌綜合整治等工程,村鎮飲用水合格率也達到100%,廣大農村面貌得到有效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