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碳博覽會(Carbon Expo)5月10日在德國科隆開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秘書處指出,《京都議定書》下的“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可望到2012年底減少將近10億噸溫室氣體的排放。
UNFCCC秘書處說,《京都議定書》允許締約國通過這一條約的市場機制達到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例如通過CDM,發達國家可以向發展中國家購買排放定額,而發展中國家出售排放定額的收入,必須用于減少排放的項目。
據統計,僅僅半年前,也就是2005年12月,登記注冊的CDM項目還只有40個,現在已經猛增到176個,還有約600個項目正在接受注冊前評估。這一發展趨勢充分顯示了這個機制的活力。對此,UNFCCC秘書處說,盡管CDM目前還處于實施的初期,但根據估算,這個機制具有在2012年底將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9.1億噸的潛力,相當于西班牙和英國排放量的總和。
《京都議定書》共有3個靈活機制或稱市場機制,其中CDM和“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ing)機制都已被證明是高度行之有效的。第三個機制,也就是“聯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機制,今年初也開始正式實施。JI允許發達國家在其他發達國家、特別是在東歐和中歐轉型中國家投資,從而獲得排放配額。
UNFCCC秘書處指出,市場機制的發展,需要長期的可預測性。5月15日,聯合國將在德國波恩召開氣候問題會議,屆時,UNFCCC 的189個締約方都將與會。其中一輪會談將探討應對氣候變化的更長遠政策,包括開發碳市場的潛力。在另一輪會談中,《京都議定書》的163個締約方將重點討論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一個承諾期到期之后,發達國家應當做出什么樣的新承諾。
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議定書》規定,工業化國家必須到2012年時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減5.2%。全球最大的排放國美國一直拒絕批準此議定書。
與此同時,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第14屆大會的高級別會議于5月10日在紐約召開。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致開幕詞,呼吁提高能效、保護環境、縮小能源方面的貧富差距。能源是本屆會議的主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當天也發表了一份報告,對2002年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峰會以來各國工商界在環保和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進行了評估,指出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強了他們在環保和社會責任方面的努力,但也有不少企業仍然無動于衷或動作緩慢,這兩種企業之間的差距還在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