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保護湖泊濕地是應對生態危機的明智選擇

2006-11-03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 ]
本報訊 第十一屆世界生命湖泊大會11月1日~2日在南昌市召開。國家環保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祝光耀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他指出,由于人口激增、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快發展,人類對水資源的利用范圍和程度不斷擴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湖泊濕地的危害也日益嚴重,不僅水資源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也使生物面臨生存和繁衍的危機,因此,保護湖泊濕地是人類應對生態危機的明智選擇,世界各國都在為之不懈努力。
  祝光耀指出,自古以來,中國內陸湖泊就是各民族人民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一些大型湖泊在歷史上曾經是中國的魚米之鄉,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搖籃。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的湖泊濕地保護面臨著嚴峻挑戰。近50年來,中國平均每年有近20個天然湖泊消亡;天然濕地大面積減少;植被喪失、淤積嚴重;75%的天然和人工湖泊出現富營養化;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
  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維護湖泊濕地生態安全,不斷加強湖泊濕地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目前已建立各類濕地保護區160多處,并把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納入《中國21世紀議程》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的優先發展領域。
  祝光耀強調,當前中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使中國的資源環境面臨巨大壓力。為此,中國政府進一步加強了環境保護,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措施,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斷提高發展質量。中國各級環保部門也進一步加大了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工作力度,努力維護湖泊濕地生態系統安全,改善生態環境,保障湖泊濕地生態功能的有效發揮與可持續利用。
  江西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吳新雄出席大會并在致辭中說,為充分發揮本省星羅棋布的湖泊在營造良好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江西省政府堅持走科學發展的路子,全面統籌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高度重視湖泊的開發、保護和治理工作,并為之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早在1985年,江西就提出“治湖必須治江、治江必須治山”的思路,組織實施了治山、治水與治窮相結合的“山江湖工程”。這一工程實施以來,在保護生態環境、幫助群眾脫貧致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本次大會主題是:湖泊保護與農業協調發展。世界生命湖泊網是一個旨在推動全世界范圍內重要湖泊和濕地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非政府組織。這個國際性組織由全球自然基金發起建立,每個國家只能有一個湖泊作為正式成員加入,鄱陽湖是我國唯一一個加入生命湖泊網的湖泊。
  本屆大會由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全球自然基金會共同主辦,江西省山江湖開發治理委員會辦公室承辦。科技部、水利部、農業部和國家林業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全球自然基金主席瑪麗安女士,以及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意大利等27個國家的會議代表,60余個湖泊成員機構的代表,駐華使節和專家學者共200余人出席本屆會議。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