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在北京舉行的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環境績效工作會議會場(來源:環保總局)
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記者顧瑞珍 張澤遠)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剛剛公布的《中國環境績效評估》中表示,中國需要繼續對治理水污染進行大規模的投資。
經合組織認為,中國通過“九五”和“十五”兩個五年計劃,排向河道的污染總負荷在一些地區有所減少,代表著污染排放和經濟增長正在脫鉤。這個結論意味著,隨著經濟高速增長而嚴峻的水環境污染問題開始出現緩解的趨勢。
盡管如此,經合組織專家仍然認為中國的水環境狀況值得高度關注。《中國環境績效評估》強調了中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的不足和有限水資源分布的不平衡。同時,《評估》表示,隨著地表水的污染和匱乏,在很多農村和城市地區,對地下水的需求遠遠超過了再補給率。“維持城市和農業用水高(且低效)水平是不可能的。”
在水資源緊缺的情況下,經合組織認為,污染已經使得水生態系統嚴重退化,對人類健康構成了主要威脅,并有可能影響到經濟的增長,因此需要繼續對水污染治理工作進行大規模投資。
他們表示,首先要在城市地區進行投資儲備并滿足大規模的農村移民的需求;其次在農村,投資時要考慮可承受能力的問題;在欠發達地區,采用發展援助或轉移的形式。
另外,根據經合組織的觀點,中國鼓勵水的可持續利用要做到三點,在制度上將水質與水投資結合起來;在水服務進一步向全成本定價轉變的過程中綜合考慮市場的影響,對貧困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特殊需要給予關注;在水的立法和土地使用的改革中,明確和保證取水、分配和用水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