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創新的進程,在2009年有著異常精彩的一筆。年初,國務院批復建設北京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年末,國務院批復建設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兩個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南北呼應,構成國家自主創新驕人的“雙子星座”。
北京。中關村廣場。高10.13米命名為“生命”的中關村標志雙螺旋雕塑,赫然矗立。
它螺旋上升蓬勃向上的造型,昭示著中關村自主創新生機勃勃。
它也如一束熊熊燃燒的火炬,點燃了中國人自主創新的奔騰激情。
中關村,從20多年前的一條街,拓展為如今現代化的一座城!其求新求快求高的創新精神,正深刻影響著中國。
自主創新引領區
2009年9月3日,中關村從事人用疫苗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科興生物公司,生產的甲型H1N1疫苗獲得批準文號——全球首支獲得生產批號的甲流疫苗誕生了。
科興生物的研發開始加速度:2009年6月8日,獲得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產用毒株;6月15日,開始首批疫苗生產;7月22日,開始臨床試驗;8月31日,通過國家藥監局審評;9月3日,疫苗獲準投入使用。
從2001年成立至今,科興生物自主創新,研制出我國第一支甲肝滅活疫苗、第一支甲乙肝聯合疫苗、全球第一支SARS滅活疫苗。
科興生物源源創新,是中關村高科技企業發展的生動寫照。
從計算機漢化起步,20余年間,中關村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資源與環境等諸多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龍芯、星光等自主知識產權芯片,離子注入機、刻蝕機等集成電路制造裝備,曙光超級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中文搜索引擎技術等重大技術和產品,一次次地讓國人自豪。大量技術、產品和服務,在電子政務、防治非典、節能減排、載人航天、2008年奧運會等重大項目,以及三峽工程、青藏鐵路、核電站建設等重大建設中廣泛應用。
自主創新,帶來歷史巨變。目前,研發、信息服務、創意設計等產業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中關村總量的一半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相當于北京地區生產總值的18%,每年的技術交易額占全國四分之一以上,自主知識產權操作系統、信息安全、重點行業應用軟件等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第一。
中關村吸引境外創業投資量約占全國一半,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企業數約占全國一半。
先行先試改革區
時間的巨手,在中關村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寫下了華美篇章。如今,這里總面積達232.52平方公里,為全國最大的高科技園區。
1980年,中科院研究員陳春先等人,創辦了中關村第一個民營科技機構——北京等離子先進技術服務部。繼而,一批科技人員從高校和科研院所走出來,匯入科技創業新潮之中。
1987年,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自籌資金、自由組合、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聲名遠播。
1988年,電子一條街演變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
1994年和1999年,中關村兩次調整區域范圍,形成“一區五園”。聯想、方正等一批自有品牌計算機,搜狐、新浪等中國首批網絡公司,進入公眾視野。
1999年,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更名為中關村科技園區。
2006年,中關村園區再次調整,形成“一區十園”跨行政區高端產業功能區。
2009年3月,國務院批復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先行先試,中關村為我國高新技術發展創造了多個第一。
涌現第一家不核定經營范圍的高新技術企業,第一家實行股權激勵制度的國有高新技術企業,第一家有限合伙制創業投資機構,第一家科技成果占注冊資本100%的企業,第一家中國自然人與外商合資的企業。
中關村,每一次定位的變化和提級,都成為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乃至經濟全面升級優化的發動機。
高新產業示范區
五月的北京,中關村新一輪產業升級與布局,已火熱展開。“18個重大產業化項目已經開工。”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楊建華介紹,龍芯芯片、中科院激光顯示、曙光超級計算機、華為通信、國核能源、亞信總部等18個項目,覆蓋了集成電路、新一代顯示、軟件、信息網絡、核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總投資超過100億元,建成后年產值可達600億至700億元,將為中關村高端產業集群的培育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年初,中關村開始實施高端產業聚集工程,加快了南北兩個高新產業聚集區建設。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著力發展研發、創意、金融服務等產業;南部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著力發展生物工程與新醫藥、裝備制造、微電子、新材料、新能源與環保等產業。
現在,中關村已形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資源與環境等龐大產業群,建立了中關村軟件園、生命科學園、電子城、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等10多個特色專業園和產業基地。20年前,中關村只有527家企業、年銷售收入14億元;如今,中關村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萬家,在境內外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00多家,總收入達到1.26萬億元。
目前,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只有0.12噸標準煤/萬元,僅為北京市平均值的17.3%,全國平均值的8.3%。
中關村,這面代言創新中國的旗幟,高揚在中國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