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顧瑞珍 劉曉莉)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高層課題組專家日前指出,中國是水資源不足的國家,除水資源量外,中國缺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水浪費、污染和生態系統退化等人為因素造成的。
據介紹,農業是中國用水大戶,占用水總量的67.3%。大水漫灌還是中國農民主要耕作方式,農業灌溉用水利用系數一般只有0.45,而發達國家已達到0.8以上。
中國城市一年水管和器具滲漏的水也數量驚人。據建設部2004年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城市用水器具有近25%是漏水的,僅此一項漏失的水量就達4億多立方米。
據介紹,中國水資源短缺是基本事實,不僅表現在總量上,也體現在季節分布和空間分布上。目前中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2200立方米,僅為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在世界149個國家中,排在第110位。同時,中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開發利用難度大,人均可供應量不足530立方米。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高層課題組專家認為,大力推行節水型社會建設,改變農業種植結構和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宣傳節水意識和推廣節水器具等是今后中國淡水資源挖潛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