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5年的研制,近日,皇明太陽能集團成功研制出利用UTLE(超低發射)技術打造的“極地超寒管”,解決了太陽能熱水器在嚴寒或高溫差地區使用太陽能所帶來的熱量散失問題,為酷寒環境下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提供了有效解決途徑。
憑借此項先進技術,皇明作為中國南極科考隊選定企業,為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提供了配有“極地超寒管”的開水器。目前,皇明已建成并投入運行了全球首條真空管自動流水生產線,并率先推出了配有“極地超寒管”的系列太陽能熱水器,這不僅標志著中國南極太陽能開發利用進入新階段,也昭示著太陽能熱水器工業化體系全面升級。
“全面保溫”時代來臨
傳統的太陽能熱水器在技術改進上,往往只專注于解決水箱的保溫問題,而對于關系熱水器保溫性能的關鍵因素———真空管散熱問題,一直是各廠家難以攻克的難題。
中國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主任羅振濤指出,“根據中國太陽能熱水器消費者使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約7成左右的太陽能熱水器在冬天存在安全隱患,致使太陽能行業毀譽參半。”
皇明太陽能集團很早就發現了太陽能熱水器冬季使用效率大幅下降的問題和癥結所在,在保證真空管集熱率的前提下,皇明致力于解決太陽能熱水器的散熱問題,專門選定由章其初博士帶領的30余位具有國際視野的專家,開始了長達5年的潛心鉆研和實驗,終于在解決真空管散熱問題上取得突破,成功研制出利用UTLE (超低發射)技術打造的“極地超寒管”。該技術在保障集熱率的同時,把熱發射比(散熱率)降低了近一半,保熱性能較普通真空管的提高一倍。
9月22日,全球首條真空管自動流水生產線正式投產,皇明也在世界范圍內率先實現了真空管大規模生產。同時,皇明率先推出了配有“極地超寒管”的系列太陽能熱水器,在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山東、遼寧、吉林及黑龍江等地區與消費者見面并逐步推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
太陽能熱水器工業體系全面升級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生產太陽能熱水器的企業有5000余家,市場十分分散。在行業中排名前10位的企業,其市場份額僅占17%左右,其他多為作坊式小廠家,他們目前仍在以組裝貼牌的方式生產運作。
專家認為,為了減少“冬眠”等“隱患太陽能”的出現,有關部門應盡快提升和修正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國家標準。
目前,皇明集團的“極地超寒管”已經利用其最新建成的真空管自動流水生產線進行大規模生產,該生產線能夠實現清洗、鍍膜、封口、排氣、裝箱的一體化,日產量超過1.5萬支,相當于40臺單體鍍膜機的產量。這套工業體系的非常重要的一項是檢測體系,歷經近12年的不斷完善,中國首個太陽能技術檢測中心如今已發展成擁有15座大型實驗室、320多個檢測項目的行業最先進實驗室。皇明成為太陽能行業唯一采用抗凍檢測技術的企業。
專家指出,隨著“極地超寒管”的推出,太陽能熱水器工業體系全面升級時代已經到來,全球首條真空管自動流水生產線的建成解決了產品規模化生產的問題,而日益完善的產品檢測體系為國家檢測標準的完善提供了借鑒的平臺,這些都將極大地促進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向規范化和成熟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