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節能減排力度將加大
我國“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了節能減排的主要目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
不過,國家統計局公報顯示,2006、2007年我國單位GDP能耗同比分別只下降了1.23%、3.27%,尤其是2006年距離當年預定目標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相差較大,因此要完成“十一五”期間節能的目標,2008年開始之后的三年任務艱巨。
可以預見,今后三年政府必然會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從2005年開始,節能減排已經完成了從概念到實質的轉變,隨著節能減排任務的日益艱巨,節能減排各項政策和措施將得到更有力的貫徹和執行,2008年及以后兩年節能減排實質將進一步得到放大,相關的行業和公司的投資價值也將凸顯。
節能環保設備市場前景廣闊
理論測算,我國節能市場將在“十一五”期間成長到1000至2000億的規模;而據海外能源機構預測,中國將在2年后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節能市場。
而在節能市場中電力節能的潛力無疑是最大的。2007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26.5億噸標準煤,而當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發電生產及耗用原煤12.82億噸,占整個能源消費的48.4%,因此電力生產及耗用是節能降耗的重中之重。另外,從終端用電來看,我國電力利用效率很低,單位GDP耗電量是發達國家的3至5倍,如果采用先進的節能設備及管理方式,節電降耗提高能效,因此電力耗用節能減排的潛力巨大。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末,美國環保產業總產值的年復合增長率一直保持在10%-15%之間,預計我國環保產業在未來20年內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5%-20%。根據環保機械“十一五”規劃,2010年環保設備總產值將達到1200億元,2020年達到2400億元,年均增長速度在15%以上。
不過,雖然目前環保投資日益增大,國內環保產業市場前景廣闊,但具體到環保設備領域,國內企業結構分散,數量眾多,而且以中小企業為主,集中度不高,企業產品仍然是以末端治理為主的中低端產品。
節能環保板塊有投資機會
從2008年預測市盈率看,無論是按整體法還是算術平均法計算,節能環保設備板塊均大于全部A股平均值,看似估值偏高,但是節能環保設備領域目前處于成長期,尤其是節能設備領域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應該有一定溢價。
在國家大力推進經濟轉型中,經濟增長要擺脫對能源和資源的過度依賴,自上而下看行業機會,節能環保設備行業受益于產業政策的約束性執行及財政、稅收政策的傾斜,具有一定的投資機會。未來成長性良好,受益于節能環保程度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投資價值。其中,受益于節能概念的主要是電氣設備上市公司,受益于環保概念的主要是脫硫除塵設備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