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消費稅調整再引關注 節能減排成為車企社會責任

2008-09-18  來源:新浪
[字體: ]

  看完奧運,人們將注意力收回到日常生活中,突然發現一個已經不是新聞的新聞——新的汽車消費稅已經開始實施了,各級別排量車型的消費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如果說前些年“節能減排”還是一個汽車行業偶爾提到的時髦 “新詞兒”,那么近兩年“節能減排”的“上鏡率”則越來越不容忽視:“消費稅”、“油價上漲”、“新能源”、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等等,都從另外一個角度顯示了國家貫徹 

 

  落實節能減排的決心和力度。而作為推動汽車行業發展進步的一分子,每一個汽車企業都有責任扛起“節能減排”的擔子。

 

  “眼光”決定發展

 

  這是國家自2006年4月1日以來第二次調整汽車消費稅稅率,目的是抑制大排量汽車的生產和消費,鼓勵小排量汽車的生產消費,而這一政策對油耗大戶汽車行業來說影響尤為深遠。

 

  在節能減排形勢嚴峻,倡導綠色GDP的今天,節能環保、降耗減排已成為市場的一個投資方向,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企業都有了新的舉措。但是,那些早準備、早動手的企業,則可以稱得上是有著戰略眼光和長遠的發展規劃。

 

  在近兩年的“兩會”上,呼吁節能減排,支持汽車綠色消費,鼓勵生產節能、環保、安全小排量的聲音多次出現在汽車界兩會代表的提案議案中。目前,一汽、上汽、東風、吉利、比亞迪、長安、奇瑞等企業都在加緊研發,有的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華晨汽車自2005年初就進入了國家“十一五”863課題項目,以中華尊馳1.8T轎車為基本型進行開發。

 

  “心臟”是節能減排的關鍵

 

  隨著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實施,其影響也將逐漸展現出來。《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提出,國家引導和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對此,汽車企業開始積極行動,有的主攻小排量車型的技術升級,有的開始嘗試新型能源的替代車型,有的則把著眼點放在了新型渦輪發動機的研發上。有業內人士提出,事實上,節能減排最主要的工作要體現在發動機,也就是汽車的“心臟”上。

 

  但是,由于一些廠家的動力來源于國外,仍沒有掌握升級的技術;一些企業的產品線混亂,發動機種類多也成為其升級的難點。另外,技術升級也直接造成成本的上升。很多汽車廠家在政府發布的排放達標期限內沒能生產出符合要求的產品而被迫退出了市場。總的來說,油耗及排放法規的提升是對企業的一個巨大挑戰。

 

  “渦輪增壓”等新技術成趨勢

 

  前面提到渦輪增壓發動機,我想多說兩句,也許有些人并不十分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渦輪增壓又稱廢氣渦輪增壓,它利用排氣管排出的廢氣壓力推動渦輪,再由渦輪帶動壓氣機提高進氣壓力和充氣效率。同排量發動機采用渦輪增壓技術后,可提高功率30%至一倍,且在環保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因而在林林總總的“節油”隊列中顯得頗為搶眼,受到了奔馳、沃爾沃、大眾等部分高檔車汽車廠商以及國產合資品牌高檔轎車的青睞。

 

  目前,國內能掌握渦輪增加技術的廠商寥寥無幾,華晨汽車是其中一家。中華1.8T搭載的華晨1.8T發動機,其氣門驅動機構采用了國際上流行的雙頂置凸輪軸、單缸4氣門的布置形式,配以渦輪增壓及中冷技術,有效的提高充氣效率和排氣效率,功率提升30%—100%,所用的電控多點順序燃油噴射技術及高能量點火系統,油耗和排放都降低了約30%以上。對于自主品牌來說,這是很了不起的。

 

  “節能減排”不會立竿見影

 

  當然,節能減排的效果不是立竿見影,也不是單單解決了發動機的問題就萬事大吉,需要較長時間和較多的努力才能體現出來。

 

  汽車減排是發動機、后處理裝置、燃油技術三者的聯動。為滿足北京實施的國Ⅳ排放法規要求,一汽、上汽、東風、吉利、比亞迪、長安、奇瑞、華晨等汽車企業已開始著手國Ⅳ排放技術的開發工作。據了解,今年年初,華晨17款車型達到了國Ⅳ排放標準,成為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中達標國Ⅳ標準最多的企業。

 

  應該說,在節能減排方面,很多汽車企業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可以看到,這不僅使得汽車企業能夠不斷的健康發展和開拓,也體現了勇于他們承擔社會責任感的精神。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