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我國年內推廣"節能燈" 可減排二氧化碳320萬噸

2009-04-09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 ]

  我國去年照明用電量達4100億千瓦時,相當于英國全國一年的用電量

  前不久,北京市朝陽區居民張先生碰到了一件希罕事兒,逢人便說:“我憑身份證領到了5只節能燈,每只只掏了1塊錢,聽說市場價1只得要10塊錢呢。”

  2007年底,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從去年開始,采用財政補貼方式力推高效節能燈。截至今年1月底,共推廣節能燈6200萬只,比原定目標超出了24%。受此鼓舞,兩部委又聯合發布第二批高效照明產品推廣企業招標公告:2009年,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高效照明產品1億只。

  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國產節能燈一度是“節能不節錢”的代名詞。物資節能中心副主任徐培新介紹說,一些企業產品的光通量(燈光的明亮程度)、光衰率(亮度的衰減時間,一般不低于2000小時)、壽期(一般為6000小時)都達不到標準,只賣幾元錢,通過低價戰略來占領市場,影響了其他優質節能燈的銷售。

  2007年,我國生產節能燈30億只,而國內僅消費8億只左右。有人痛心地說:“二、三流產品將一流產品擠出了國內市場。”

  這一說法不完全正確,卻有一定道理。“說明中國不是沒有好的節能燈產品。”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節能減排處呂文斌處長說,我國以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節能燈,就是要鼓勵好企業生產好產品,就是要給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節能燈。

  據統計,我國照明用電量占全國總用電量的12%,我國去年照明用電量高達4100億千瓦時,相當于英國全國一年的用電量。

  “如推廣節能燈6200萬只,即可節電32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320萬噸,二氧化硫3.2萬噸。”呂文斌說,如果采用相同光效的11瓦節能燈(CFL)替代60瓦的普通白熾燈,以節能燈節電效率在70%—80%計算,在其6000小時壽期內,每只節能燈可節電294千瓦時,老百姓能省錢141元。

  呂文斌表示,國內首次通過財政補貼方式來推廣高端節能燈產品,這是一種“基于市場、政府推動”的創新機制,有一套嚴格、規范的程序,對于中標企業的品牌、標識、生產、質量、服務等都有嚴格的監管辦法,有利于推動節能燈市場良性發展。

  廣東中山市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秀慧介紹說:“以山西為例,我們產品的中標價是8.5元,國家補50%,山西省政府補30%,農民只要掏20%,不到兩元錢,很受歡迎。如今在陜西、寧夏、山西等省(自治區)已經賣出了550萬只。”

  據財政部負責人介紹,在歐美、日本,政府直接補貼給消費者,把錢直接打入個人賬戶,工作量大,操作難度也大。我國此次財政補貼采用“先賣后補”形式,企業在賣出產品后,憑著與當地政府部門、消費者的三方簽字憑據才能拿到補貼款,可操作性較強。

  推廣節能燈6200萬只,即可節電32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320萬噸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