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東省中山市質監局獲悉,21日該局查獲一家用墨汁、石蠟等染制假紅薯粉的企業,經審訊,自今年2月生產以來,該工廠已生產了約50噸紅薯粉,獲利20萬元。據了解,該廠證照齊全。3名主要涉案嫌疑人已被刑拘。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中山市港口鎮鋪錦村曾為養豬的場所,湖南衡陽人羅某在這里辦起一家“淀粉及淀粉制品”生產廠,但他用的配方竟然是墨汁、果綠、石蠟和玉米淀粉。從今年2月起每隔一天便有1噸這樣的假紅薯粉流向中山市西區的金葉市場。
“紅薯粉”制作全程現場演示
據現場執法人員介紹,他們到該廠時,工人正將調兌好的黑色渾濁液體大勺加入淀粉攪拌機內。該黑色液體由墨汁、檸檬黃、果綠等勾兌而成。經清點,共查獲成品紅薯粉5.54噸,珍珠粉1.1噸。
昨天在現場,老板羅某的兒子小羅向現場執法人員介紹了紅薯粉的制造過程。隨后,羅某的母親現場演示了“墨汁石蠟紅薯粉”的制作過程:先用明火將干鍋燒熱,放上石蠟,石蠟熔化后加入玉米淀粉、然后加入調制好的黑色液體,再放進機器,紅薯粉就壓制出來了。
記者了解到,只要用半立方水、一噸玉米淀粉、一小蓋(墨水瓶蓋)墨水、一勺子果綠和一勺檸檬黃就能制造出一噸的紅薯粉,“成本價3250元,約賣5000元。”如果使用正規生產方法,成本要四五千元。
倆月銷售45噸假粉條入市
廠房外的空地上搭有上百根竹杠,竹杠上曬滿了粉條。十幾個水池內則泡滿了半成品,呈烏綠色,池內液體則發出陣陣惡臭。
原料倉庫內存放的食用玉米淀粉原料堆積如山,倉庫墻角有十多袋半精煉石蠟,包裝袋上印有“僅用于工業用途”字樣。在另一側倉庫內,則堆放著與人齊高的假粉條成品,包裝袋上印有“純紅番薯、綠色食品、湘南特產”等字樣。
據該公司法人羅某交代,該作坊從今年2月開始生產,兩個月已賣出45噸假粉條,主要銷往位于中山沙朗金葉廣場的批發市場。
追根溯源
羅某稱東莞“學藝”
羅某說,他是在東莞做生意的時候,看到很多人這樣制造紅薯粉,去年想給兒子找份事做,才特地向人學習了制作過程。“東莞萬江大蓮塘有幾十家、甚至上百家這樣做紅薯粉的。”
羅某被帶走后,羅母也表示他們是在東莞“拜師學藝”,學會給玉米淀粉添加墨汁冒充紅薯粉的。工作人員立即向省質監局和東莞質監局通報情況,隨后東莞質監局針對轄區內紅薯粉廠家進行檢查。
得到消息后,記者趕往東莞各大市場采訪,巧遇東莞市質監局及萬江區政府的工作人員,他們正在提取各種紅薯粉的樣品,準備送檢。
記者發現,東莞萬江大蓮塘綜合市場,多家店都有花樣繁多的“紅薯粉絲”售賣。
清查市場
收繳265袋毒紅薯粉
據介紹,該廠名為“中山市祥明食品有限公司”,去年底在工商登記,今年初拿到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昨晚,中山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截至昨日共在金葉市場查獲265袋“祥明”品牌及無廠名廠牌的問題粉絲。
相關知識
石蠟含鉛汞砷重金屬
工業用石蠟含有鉛、汞、砷等重金屬,人體吸收會導致記憶力下降,造成腹瀉等腸胃疾病和貧血等病癥。 工業石蠟一般從石油當中直接提取,在工業提取過程中會含有多環芳烴和稠環芳烴,這兩種物質是非常強的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