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毗鄰北京的14個縣,將有望與北京同城化。記者昨天獲悉,目前北京大力發展的軌道交通,也將有望延伸到河北省。
據介紹,河北環北京地區要構建起五個帶:一是環首都的高端產業帶。二是打造環首都城市帶,要建設京東、京南、京北三個新區,要建設若干小城市,把環首都的14個縣實行同城待遇,交通、通訊和基礎設施都是一體化。同時,打造環首都城鄉一體化示范帶和養老休閑度假旅游帶。此外,還將打造環首都生態帶。
記者了解到,按照規劃,京津冀地區將通過高鐵、輕軌、地鐵、高速公路等立體交通設施建設,建成名副其實的半小時經濟圈,即環首都經濟圈內任何地方,都可在半小時內到達北京城區,并以此為基礎,環首都經濟圈將基本完成與北京同城化。
京津冀框架規劃將于年內出臺,形成北京和周邊城市共同發展的藍圖。此前,市規劃委主任黃艷介紹說,規劃要在空間布局上更加科學合理,保證產業分工,同時要保證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的連接等等,這是一個高度合作的規劃。
從年初開始,市規劃委就與河北省、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開始編制規劃。年內將出臺幾項專項規劃。首先是城市群的空間布局、城鎮體系,包括北京市的中心城、新城,河北的七個城市,還包括天津、濱海新區;其次,是基礎設施的連接,最基礎的是交通;第三是生態的保障;最后就是整個地區文化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文化傳承、繼承和發揚。
根據目前的規劃,本市的市郊鐵路將達到1000公里,共有9條線路連接周邊城市,其最大的特征是可以將時速提到160公里,滿足一小時到達中心城的目標。S2線作為試點,將為以后的線路積累經驗。
為何不規劃成地鐵而是市郊鐵路?有關負責人表示,主要因為地鐵雖然有大運量、發車頻率高的優勢,但由于其服務于中心城的交通模式,也有站點設置密、運行時間長的特點,要解決燕郊、廊坊區域的遠距離交通,市郊鐵路運行速度能達到160公里/小時左右,并且從周邊到中心城設站三四站就可以過來,保證一小時之內可以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