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回龍觀龍澤苑西區滅蜱蟲

2011-06-15  來源:中關村環保網
[字體: ]


 

  昨日,昌平區龍澤苑西區,工人正在對樹木和草坪噴藥。該小區日前發現有蜱蟲出沒。


 

  回龍觀動物防疫站檢查結果顯示“蜱蟲感染”。龍澤苑西區居民供圖


 

  圖為當地居民寵物狗“蜱蟲感染”的診斷書。


 

  昨日,回龍觀龍澤苑西區,工人對樹木噴藥。昌平區疾控中心昨日確認,龍澤苑西區出現蜱蟲,一名居民和多只寵物狗被叮咬;佚堄^地區已展開排查、監控和消殺工作。據悉,被叮咬者沒有發病。

  昌平區疾控中心昨日確認,回龍觀龍澤苑西區出現蜱蟲,一名居民和多只寵物狗被叮咬;佚堄^地區辦事處和物業已展開全面排查、監控、宣傳和消殺工作。市衛生局和昌平區疾控中心表示,被叮咬者沒有發病。北京加強對于可能出現的疫情監測,各醫療機構一旦發現“蜱蟲病”24小時內上報。

  居民反映寵物三次被咬

  龍澤苑西區位于龍澤地鐵站東北側。據居民介紹,近期,小區內陸續出現寵物被蟲子叮咬后異樣的情況,通過咨詢有關衛生部門和上網查看,他們都懷疑蟲子類型可能是蜱蟲。

  最先聯系衛生部門的陸先生稱,5月29日,他發現自家的小狗被蟲子叮咬,瘙癢難忍。“那天遛彎回來,看見它耳朵上多了個血塊,怎么洗也洗不掉。”

  陸先生隨后用工具將血塊強行拔出,發現血塊竟然是一只長了好幾條腿的蟲子,鼓鼓囊囊漲得像個豆子,里面已經吸飽了血。6月8日,他家的小狗肚子上,再次發生了類似的情況。隨后,陸先生也是自行將其處理掉。

  “沒想到兩天前,小狗的后背第三次被叮咬。”陸先生說,考慮到事情并非偶然,他于是帶著寵物前往回龍觀動物防疫站進行檢查,最后得出的結果是“蜱蟲感染”。

  昌平疾控中心確認蜱蟲

  小區居民介紹,最近兩個星期內,還有四位居民家中寵物也有相同遭遇。

  此外,鄰居李女士本人近日“中招”,右側肩膀被蟲子叮咬,后從肉里摳出了兩個黃豆粒般大小的黑塊。“踩死后,(蟲子)里面全是血,我們都懷疑是蜱蟲。”居民說。

  據居民陸先生稱,前日下午,昌平區疾控中心獲悉他和其他居民反映的情況后,派人到龍澤苑西區,將一些蟲子樣本采集帶走。

  昌平區疾控中心確認,龍澤苑西區內出現的蟲子的確是蜱蟲。他們已聯合回龍觀地區辦事處社會事務辦,開始對龍澤苑西區進行進一步檢查,同時開展消殺工作。

  被叮咬者沒有發病

  “目前被叮咬者并沒有發病。”昌平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解釋,“蜱蟲本身并沒有毒,它主要是作為媒介,進行疾病的傳播。”

  這位人員表示,被蜱蟲叮咬之后,主要的危險因素是可能會引發交叉感染。被蜱蟲叮咬之后如果發病,可能會同地區流行的一些傳染病相關。不過,“實際上被蜱蟲叮咬之后的發病率很低,北京近年也沒有因蜱蟲叮咬而引發傷病的病例。”

  陸先生表示,衛生部門和居委會已加強對李女士以及被咬寵物健康情況監控。

  “物業和居委會都在宣傳這事,說被咬過的人或動物是否患病,有一兩個星期的潛伏期,讓我們提高警惕。”居民們表示,如今大伙都很害怕蜱蟲引發疾病。

  ■ 應對

  小區消殺宣傳全面展開

  昨日下午5時許,龍澤苑西區出行居民紛紛繞開草叢及樹木區域。工人對綠化帶噴灑藥水。

  回龍觀地區辦事處宣傳部王部長表示,接到蜱蟲出現的匯報后,辦事處社會事務辦聯合小區居委會和物業立即展開排查工作。隨后,他們在小區所有單位門上都張貼了通知,提醒居民避開危險區域,注意衛生。近期,有關人員將前往小區給居民介紹蜱蟲知識。

  小區物業負責人介紹,按照慣例,每年6月13日至17日,他們都會請消殺公司前來,噴灑藥水殺蟲。由于此次蜱蟲情況突然,消殺公司昨日加派人手,一天內就將所有噴灑工作基本完成。

  “今天罐車噴得太倉促了,有些角落地方的草叢沒有噴到。”居民擔心說,如果出現藥水空白區域,噴灑成效大打折扣。此外,所噴藥水只是一般的殺蟲藥,對蜱蟲是否有效,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對此,物業負責人表示,該藥水為多種殺蟲藥混合配制。罐車噴灑的藥水主要是覆蓋小區的主要綠化區域。他們將接納居民意見,派出專人,對小區陰暗角落認真噴灑,杜絕空白地帶。

  ■ 官方表態

  發現病情上報并采集標本

  截至昨日下午,北京市疾控中心尚未接到昌平區有關蜱蟲病例的報告。對于事件信息及防控措施,市疾控中心表示,今天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北京市已加強對于可能出現的疫情監測,并成立專家組對疫情進行監測并擬訂診療方案。近兩年,市疾控中心一直在做關于蜱蟲活動調查,并在蜱蟲容易出現的郊區縣監測人群、豬等。

  對于其他地區相繼發生的被蜱蟲叮咬后出現的感染性疾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俗稱“蜱蟲病”),北京市衛生局近日已經對各醫院下發通知,要求各級醫療機構一旦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要參照乙類傳染病的報告要求,在24小時之后進行網絡上報,同時要求采集標本。

  按照市衛生局要求,凡是接診“蜱蟲病”的醫療機構,應按照首診負責制的要求接診,如果符合重癥病例診斷標準,應動員病人到定點收治醫院———北京地壇醫院就診。

  疑似“蜱蟲病”監測標準

  按照市衛生局規定的病例標準,除了明確診斷的血液病、全身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感染因素明確的其他傳染病四種情況之外,對于臨床體溫高于37.5℃、血小板降低至80×109/L以下或白細胞降低至3.0×109/L以下的病人均將納入病例,須進行上報及監測,尤其是具有流行病學史,即有過鼠類活動、蜱蟲叮咬史、田間作業、放牧、接觸柴草、垂釣、野營、草地行走、草地晾曬衣物、接觸貓狗、飼喂家畜的人員。

  ■ 提醒

  被蜱蟲叮咬不要自行拔

  昌平疾控中心人員提醒,蜱蟲一般生活在野外樹林、草地中,在草尖及灌木枝葉的頂端等待宿主,市民前往郊區山林時,應避免在蜱蟲滋生的環境坐臥停留,盡量穿長袖;不要穿涼鞋,扎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在林中穿行應戴帽子。

  如被蜱蟲叮咬,市民不要自行拔蟲,要到醫院診治。蜱蟲咬人后,頭部會扎進皮膚。“這時,一種取出蜱蟲簡易方法,是用熱源靠近蜱蟲,如火焰、煙頭等,蜱蟲頭部會慢慢退出皮膚。”

  ■ 名詞解釋

  蜱

  蜱也叫壁虱,俗稱草扒子、狗鱉、草別子、牛虱等。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動物皮毛。蜱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是一些人獸共患病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

  世界有800多種蜱,中國有80多種,北京只有有限幾種。北京蜱數量非常少,只在山區出現,城區更少見。北京近一二十年來無傷人事件報告。

  河南省自2007年5月信陽市報告首例疑似無形體病例以來,截至2010年9月9日,河南省共監測發現此類綜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