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公安部正調研戶籍新政影響 各地將制定相應政策

2012-02-25  來源:新京報[微博]
[字體: ]

公安部正調研戶籍新政影響

各地將制定相應戶籍政策,公安部門將逐步落實

針對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昨日,公安部治安局有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在該文件下發后,各個地方政府會在文件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戶籍政策。作為戶籍管理部門,各地公安部門會根據地方政府最新政策進行逐步落實。

對于戶籍新政可能對戶籍管理造成的影響,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安部門正在進行相關的調研,相關工作會根據調研情況進行調整。

此次戶籍新政最大的變化是放開地級市的戶籍。對此,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地級市的戶籍數量較為平穩,沒有出現波動,公安部門會根據新政實施后出現的具體情況制定相關措施。

來源:東方寬頻所屬欄目:東方夜新聞

 

■ 建議

農工黨建議設“人口管委會”

將提交提案,建議人口管理以民政等部門為主

即將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農工黨中央將提交提案,建議中央設置“國家人口管理委員會”, 整合國家統計局、公安局戶政管理等相關部門的職能,統一管理全國人口事務;地方各級計劃生育部門、戶政管理部門和人口統計部門,合署辦公或合并為一個機構。

建議1

民政等部門管理人口

名為《關于創新社會管理 改革戶籍制度的幾點建議》的提案建議,設立“國家人口管理委員會”,人口管理職能由公安機關戶政管理部門管理為主,轉化為民政或人口與計劃生育部門為主;人口管理的重點,從以戶口管理為重點,轉為以人口管理為重點,用身份證制度作為社會信用體系的基本依據,從而使人口流動有序化;制定《社會治安綜合防控法》,剝離戶籍管理中的社會控制功能。

建議2

公共服務與戶籍剝離

名為《關于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建設的建議》的提案強調“身份證制度”,建議借此建立覆蓋全國人口的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在此基礎上,逐步將公共服務享受資格與戶籍制度剝離;明確各級財政為流動人口提供不同類型公共服務的職責。

此前,不少專家提出,戶籍制度改革難點在于地域壁壘即地方保護主義。對此,《流動人口》建議,構建有利于人口集聚的財稅管理政策,理順中央和地方財政分配關系,中央財政按實有人口規模補助地方公共服務資金,逐步形成地方財政收入隨人口集聚度增長的機制;實施中央財政對流入地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的獎補機制,明確經濟發達地區吸納遷移人口并為其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職責,提高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能力。

■ 對話

北京居住證年底前將有突破

居住證將增加公共服務功能

新京報:北京的居住證制度進展到什么程度?今年出臺的可能性有多大?

陸杰華:預計今年年底前,北京居住證制度會有實質性突破。之前,政府有關部門做了大量調研,到各地了解成熟經驗和做法,以及北京流動人口構成、分布、從業情況。目前考慮的重點,就是居住證的基本公共服務功能,持證可以享受到哪些基本公共服務。

新京報:2008年,北京就提出居住證制度,目前還在調研,為什么這么久?

陸杰華:如果居住證制度在2008年出臺,那么現在肯定要做根本性調整。因為最初居住證主要目的是服務于人口調控,所以其中的條款以管理性規定為主,涉及公共服務的內容很少。

四年來,政府的思路從人口調控思路,轉變為實有人口公共服務思路。政府考慮的會更全面,居住證的公共服務功能會更多。

新京報:上海、成都等城市都已實施居住證制度,北京居住證制度卡在哪里?

陸杰華:嚴格講,上海居住證制度,是積分制度,與真正的居住證制度,還有距離。而成都、鄭州等城市,跟每三人就有一名非京籍的北京相比,流動人口壓力并不突出。而且北京的居住證制度一旦出臺,勢必起到引領作用,所以北京必須慎重。

居住證或將按年限享服務

新京報:有傳聞說,如果北京實行居住證制度,那么現行的針對流動人口的車、房限購政策,也會松動?

陸杰華:持居住證到底能享受到哪些市民待遇?公共服務功能的設計,既要與十二五規劃銜接,還要結合北京人口調控的需要,資源承載能力和財政可支付能力。現在的思路是,居住證公共服務功能將有一個指標體系和細節方案,比如通過在京工作年限、個稅繳納年限劃杠,規定不同納稅年限享受不同等級的公共服務。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