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本市開展了第一屆“首都人民警察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發現、挖掘首都公安民警隊伍中,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奉獻、扶危濟困、扶弱助殘、孝老愛親的模范代表。市公安局共有5.4萬名民警進行了投票。最終,10人當選第一屆“首都人民警察道德模范”。
他們是豐臺分局蒲黃榆派出所第二社區駐區民警劉安、海淀分局花園路派出所民警王鵬、市公安局科技處退休民警鄧小嵐、市公安局審計處副調研員司曉萍、西城分局天橋派出所巡邏民警朱宏、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總隊證照管理大隊副調研員程慧敏、市公安局內保局裝財處車管民警沈武權、石景山分局魯谷派出所副所長勞裕明、市公安局強制治療管理處基礎工作處民警肖建鋒、市公安局法醫檢驗大隊民警周文有。
周文有:讓逝者走得有尊嚴
獲獎理由:清華大學的高材生、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建造者,卻選擇當“尸官”。在車禍現場,他頂著刺骨的寒風,手拿勘察燈,尋找一位逝者滾落的頭蓋骨,只為讓這位逝者走得有尊嚴。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警察的悲憫情懷。
在北京西北山區一片向陽的小山坡上,靜靜排列著近1000座墓碑,碑上沒有名字,只有編號。周文有手扶鐵鍬,看著一座座親自樹立起的墓碑,眼神中帶著一絲感傷。
周文有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曾參與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建設。轉業后,他自愿放棄公安局干部管理崗位,選擇了法醫尸體管理工作,成了一名“尸官”。
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但有些尸體無人認領,長期躺在冰冷的尸柜里。在周文有的建議下,2002年,法醫中心建立了北京法醫延慶實驗基地。在這片小山坡上,周文有帶領合同工,一鏟一鍬地挖好尸坑,逐一將已提取DNA樣本的尸體掩埋。每當填上尸坑的最后一鏟土時,周文有都會靜立片刻。“家里沒人來送,咱們送送吧。”
2005年冬天的一個晚上,京藏高速公路上被稱為“死亡谷”的路段發生特大交通事故。一輛貨車與一輛長途汽車翻入山澗后相繼起火,27個鮮活的生命被燒得面目全非。運送尸體時,一具男尸的頭部因高溫焚燒已近碳化,頭蓋骨的一部分從車窗處滑落。老周拿起勘察燈,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間午夜,頂著刺骨的寒風下車尋找。頭蓋骨找全時,東方已經泛出魚肚白。老周說:“人雖然沒了,但也應該走得有尊嚴。”
一天下午,停尸間推來一具在交通事故中被貨車碾過頭部的小姑娘尸體,被碾碎的人體組織和碎骨還在從小女孩的七竅淌出。老周用清水和酒精把尸體一點點清理干凈,一針針地縫合孩子的面部皮膚,塞入填充物。為小姑娘送行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她還是那么漂亮,額頭、鼻子、顴骨、下顎都看不出被車輪碾過的痕跡,頭發被洗得干干凈凈、梳得整整齊齊。
16年間,周文有親手處理過的尸體已有3萬余具;加懈窝、肺結核、艾滋病等傳染病的尸體,高度腐化變質的尸體,散發著有害氣體的尸體,非典疑似病人的尸體,他全都處理過。他懷著對生命的尊重,默默地告慰著逝者的靈魂。
鄧小嵐:讓歌聲飄揚在馬蘭
獲獎理由:她家的墻皮早已斑駁,冰箱也早該淘汰了。5年里,北京到馬蘭,她不斷往返,4萬公里,相當于繞著赤道走了一圈,只為用音樂改變一個村莊的命運,讓孩子們放飛夢想。
清晨8時許,頭發花白的鄧小嵐登上一列從北京西站開往河北阜平的火車,下車后輾轉倒長途汽車,當車子在一個叫馬蘭村的地方停下時,已是晚上6時多,暮色籠罩著靜靜的山村,人影模糊。但村民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她:“鄧老師來了。”
北京到馬蘭,一個來回600公里,67歲的鄧小嵐跑了五年。她和這里有著剪不斷的情緣。鄧小嵐的父親鄧拓曾任《晉察冀日報》《人民日報》總編輯、社長?谷諔馉帟r期,鄧拓率領《晉察冀日報》的人員輾轉于馬蘭村所在的太行山地區,堅持邊戰斗邊出報。馬蘭村有19位老鄉為了掩護報社同志慘遭殺害。鄧小嵐在村里的老鄉家寄養到3歲。
幾十年后,鄧小嵐再次踏上這片土地。當她第一次來到馬蘭小學時,發現孩子們一首歌都不會唱。“孩子們接受外界的信息太少,沒人教他們唱歌,更沒見過樂器。”鄧小嵐萌生一個想法——在這里組建樂隊。
鄧小嵐發動弟弟妹妹集資修建了小學校舍,又把手風琴、小提琴等樂器帶到了馬蘭村,手把手地教孩子們識譜、拉琴。
2008年,鄧小嵐領著孩子們來到北京表演。2011年,孩子們登上了北京電視臺春節晚會的舞臺。
程慧敏:像照顧兒女一樣照顧弟妹
獲獎理由:多年來,她沒給自己添置過一件新衣,把生活水平降到最低,但沒讓骨肉親情打一點折扣。
見到程慧敏的那天,她腳著一雙穿了6年的舊球鞋。她已經多年沒添過一件新衣裳了。父母留下的兩套房產以及18萬元的撫恤金,她全都留給了弟弟妹妹。
程慧敏每天早上像打仗——早上5時起床,騎著自行車送女兒上學,隨后直奔弟弟妹妹家,做早飯,收拾屋子,安排妥當后,再趕去上班。
程慧敏的小妹妹因為沒有通過同聲傳譯考試又失去了工作,患上了精神分裂癥,曾試圖絕食結束生命。程慧敏的大弟弟患有二型糖尿病,每天需要注射4針胰島素,一直沒有工作。為了給弟妹治病,程慧敏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她曾對愛人說:“我不想拖累你,你如果放棄,我不怨你。”但愛人選擇留下來,就為了程慧敏的那份樸實與善良。
程慧敏的股骨上長了一個良性腫瘤,醫生建議她手術,但她遲遲沒做。“我怕自己就這么倒下,弟弟妹妹怎么辦?”
王鵬:為了那支救命的血清
獲獎理由:為了湖南一個素不相識的男孩,他掏出了警官證、身份證、駕駛證。他用自己的奔波告訴人們:為人民服務,民警只有上班沒有下班;為人民服務,民警的轄區沒有邊界。
什么情況下,一位警察會同時掏出警官證、身份證和駕駛證?救命的時候!
“鈴……”2010年10月7日晚10時許,花園路派出所民警王鵬家中響起急促的電話鈴聲。“王鵬警官,救救我侄子吧!”電話是劉先生打來的,他的一位湖南的遠房侄子徐旺被田間的蝮蛇咬傷,24小時內必須注射血清。
華北地區所有的毒蛇血清都由304醫院集中管理。但醫院有嚴格規定,患者必須到場診斷并做皮試。情急之下,王鵬掏出了工作證、身份證,連駕駛本都拿了出來。“我是民警,我能證明孩子確實危在旦夕,求您救救他吧……”
一米八的漢子,汗透警服。王鵬的執著和誠懇打動了醫務人員。院方通過特殊審批程序提出血清。幾個小時后,7歲的小徐旺得救了。
2011年4月12日上午,正在北醫三院排隊掛號的張益魁突然發病,疼得滿地打滾。王鵬擠進圍觀人群,把張益魁送到了急診室。
張益魁是個高三學生,脊柱彎曲并伴有囊腫,隨時可能癱瘓甚至有生命危險。父子倆拿著全家東拼西湊的錢來京求醫,但十多天都沒掛上專家號。王鵬四處奔波,醫院終于同意開通綠色通道,還為張益魁免去了特需門診費用。5月,張益魁痊愈出院,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學校。
勞裕明:病危通知不能阻擋的愛
獲獎理由:認識不到一年,女友就被確診為白血病。此時選擇離開,沒人會指責他。但他留了下來。在女友重病時,他說:“咱們結婚吧。”然后背起女友走向婚姻登記處……
2004年初,勞裕明和李揚相愛僅僅幾個月,李揚就被確診為白血病,醫院下了病危通知。25歲的勞裕明面臨抉擇:留下,還是離開?
李揚的母親主動找到勞裕明:“她都這樣了,不能耽擱你,你偶爾來看看她我們就滿足了,你再找一個吧。”但勞裕明選擇了留下。
在李揚準備手術的這段日子,勞裕明也分外忙碌。在李揚23歲生日的這天,勞裕明將一個精致的小禮盒擺在她面前,里面是一把鑰匙。勞裕明輕聲告訴她:“這是我們的家。”原來,勞裕明向親戚、朋友、同事借錢,付了房子的首付。他想要給李揚活下來的勇氣和希望。
手術成功了,但李揚出院后總是發燒。2007年1月30日,李揚高燒39℃多。為了讓她開心,勞裕明說:“咱們今天去領證吧!”李揚擔心會拖累勞裕明,推說“我太難受了,走不動”。“我背你。”虛弱的李揚趴在勞裕明寬闊的背上,被這個即將成為丈夫的人背下樓,一路背到了婚姻登記處。
如今,勞裕明已經成為魯谷派出所副所長,李揚也重回八角派出所繼續上班。一路走來,勞裕明說:“我們的生活很幸福。”
司曉萍:堅守20年的承諾
獲獎理由:丈夫去世后,她義無反顧地照顧公婆,讓這對老人失去兒子后沒有失去溫暖。
“指標正常。”司曉萍拿著公公的復查結果,舒了一口氣。大夫也挺感慨,“80多歲身患癌癥的老人在手術后能恢復得這么好,真難得,多虧您有一個好女兒啊!”司曉萍和公婆都笑了,誰也沒有糾正醫生的說法。
1992年,司曉萍的丈夫患癌癥去世,給她留下了年僅4歲的女兒和年逾花甲的父母。公婆三番四次勸司曉萍再婚,可每次都被拒絕。“我答應過丈夫,要好好照顧二位老人。”司曉萍說。
這份承諾,司曉萍堅守了20年。2009年,司曉萍的公公體檢時查出空腹血糖偏高,她馬上購買了當時市面上最先進的血糖儀,堅持定時為公公測血糖,督促老人按時服藥,還制定了科學的食譜。在她照顧下,老人的血糖趨于正常了。2010年12月,公公因結腸癌住院手術,司曉萍每天一下班就到醫院照顧。出院后,司曉萍堅持給老人使用最好的化療藥進一步治療,每天給老人注射營養針劑。一年后,公公的身體就基本恢復了正常。
沈武權:水煮青菜背后的伉儷深情
獲獎理由:妻子患病23年,仍然快樂地生活著。醫生說,這是醫學的奇跡。奇跡背后,是他對妻子的不離不棄。
來到沈武權家,他正在鼓搗給妻子新買的電動輪椅車。有了這輛車,雙側股骨頭壞死的妻子活動起來就方便多了。
老沈妻子26歲那年被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看著妻子時時被腎炎、胃痛、關節炎、低燒等病痛折磨,老沈很心疼,遍尋偏方。一個老中醫開出藥方,但叮囑須忌油一年。老沈單給妻子備了一口鍋,“發明”了各種水煮菜。天天吃水煮菜,誰也難以下咽。老沈就陪著妻子一起吃。
1998年,老沈的妻子病情復發,連續一周高燒,醫院下了病危通知。老沈不停地用酒精、濕毛巾給妻子擦身,物理降溫。妻子轉危為安。不久后,妻子的雙側股骨頭壞死,坐上了輪椅。為了控制病情,老沈每周用自行車馱著妻子到醫院輸液治療,堅持了12年。
紅斑狼瘡患者患病23年仍然存活——愛,讓老沈夫婦創造了醫學的奇跡。
朱宏:不退休的“二指禪警官”
獲獎理由:他可以選擇提前退休,但他舍不得脫下警服。雖然他的右手只能是“二指禪”,心臟裝有5個支架,但仍每天忍著劇痛,一步步丈量著自己800米的工作崗位。
天氣已經變暖,但出門巡邏前,朱宏還是戴上了手套,遮住只剩下2根手指的右手。
1986年,朱宏患上了動靜脈瘺癥,被迫截去右手三根手指的第一節。這種病無法根治,手指因供血不足繼續潰爛到一定程度時,就得再截去一節。到2009年8月,朱宏右手的三根指頭已全部截掉,就連手掌也被切除了近六分之一。但他用剩余的兩根手指繼續工作,被群眾稱為“二指禪警官”。
臨近國慶60周年,朱宏病情惡化,右手僅剩的兩根手指也開始潰爛。可他決定再堅持兩個月,等國慶安保工作結束了再手術。十指連心,巡邏的路上,朱宏疼得滿身大汗,咬破了嘴唇。一片止疼藥不足以止疼,但吃兩片藥走路就會發飄,于是他把一片藥掰成四瓣,視情況隨時調整藥量。
朱宏巡邏的8年時間里,虎坊路800米路段沒有一起發案。
朱宏心臟不好,裝過支架,平時最忌跑動。2010年的一天,正在永安路巡邏的朱宏覺得心慌氣短,趕緊吞下一粒速效救心丸。突然,他看到不遠處一位老人暈倒在路邊。朱宏疾步上前,一把抱起老人,一路小跑直奔附近的醫院。當他終于把老人放在病床上,自己也癱倒在地。醫生急了:“你不要命了?你比她還嚴重!”老朱又住院了,心臟的支架數增加到了5個。
2010年,所里告訴朱宏:“中心區老民警退休政策下來了,工作滿30年的民警可以申請退休,像你這樣的還能拿到將近40萬元的補助。”朱宏卻說:“只要組織上不嫌棄我,我就干下去。這身警服我還沒穿夠呢!”
肖建鋒:給戒毒者一線希望
獲獎理由:他和戒毒者同吃同住,做的比戒毒者的親人還要多,他用人性的溫暖,融化了戒毒者內心的堅冰。
在向日葵社區,管教民警肖建鋒和戒毒人員同吃同住,一樣不準使用手機,一樣與外界隔離。
2003年,肖建鋒和同事們創建了“向日葵治療社區”,通過調整、規范戒毒者的情感,重塑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這里,民警和戒毒者身份一樣,只是社區的一名普通居民。
這一年,小麗來到向日葵社區。她屢次戒毒,屢次復吸。為了讓女兒戒毒,小麗的父親曾把她帶到河南農村,與世隔絕了兩年。毒癮發作時,小麗嚎叫、哭鬧、撞墻,父親時刻守在她身旁,寸步不離。但一回到城市,小麗又開始復吸。老人徹底絕望了,與小麗斷絕了父女關系。小麗更加破罐破摔。
肖建鋒三次登門,徹夜長談,從家庭應該承擔的戒毒責任,到親情對戒毒的幫助,終于說服了老人。小麗走出戒毒所的那天,父親來接她,十年不說話的父女抱頭痛哭。
現在,小麗全家都是戒毒公益事業的積極參與者。他們開通了“一線希望”戒毒咨詢熱線。小麗還被市禁毒委評為“首都十大禁毒志愿者”。
走出戒毒所的人中,有200多人與肖建鋒始終保持聯系,有50多人長時間沒有復吸,有100多人找到穩定工作并組建了家庭。
劉安:社區大媽的警察兒子
獲獎理由:一位老大媽,把最值錢的家當——5枚金戒指全部留給劉安。在她心里,劉安就是她的警察兒子。
劉安剛轉到蒲黃榆第二社區工作的第一天,就碰上件棘手事。那天,冷大媽丟了自行車,八十多歲的老人委屈得像個孩子。劉安找遍社區,也沒找到車,第二天買了輛新車送過去。此后的12年,劉安經常上門照顧這位孤寡老人。冷大媽幾次提出要把房產送給劉安,都被婉言拒絕。
一次,大媽拎來一大兜蘋果。“這是專門給劉安的,別人不準吃。”孩子氣的話把其他民警都給逗樂了。劉安回到派出所后打開袋子,發現里面有個紙包,放了5枚金戒指。他趕緊給老人還回去。老人拉著劉安的手說,這是她一輩子的積蓄,就想留給她的警察兒子。
2003年非典期間,社區一位孤寡老人突發心臟病,沒人敢往醫院送。劉安二話沒說,找了輛三輪車,拉著老人奔了醫院。劉安背著老人樓上樓下掛號就診、檢查交費。在急診室門外,劉安等了八個多小時,老人終于脫離了危險。劉安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單位,剛進辦公室就暈倒在地。
從警26年,劉安幫助過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殘疾老人69名,救助、資助孤兒、困難學生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