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今年名校定向招收萬名寒門學子 市屬高校招131人

2012-04-2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教育部等五部門昨天宣布,今年高考,將首次安排專門計劃面向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招生,增加貧困地區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記者了解到,國務院確定的21個省份680個貧困縣,今年起每年將獲1萬個升入一本院校的名額。目前,北大、清華等在京名校均已安排專門計劃,市屬高校共向貧困縣投放131個招生計劃。

  寒門學子進名校機會增10%

    去年秋季入學前,一則“寒門難出貴子”的報道披露我國頂尖名校中,農村戶籍生源比例逐年下降,引發公眾關注。教育部的統計數據也顯示,貧困地區考生上一本學校的比例上升相對緩慢,去年全國考生一本平均錄取率為8.5%,680個貧困縣僅為5.7%。

    實施專項計劃后,這一狀況將有望改變。今年,貧困地區考生有近130多萬人,他們入讀一本院校的人數預計增加約10%。教育部還鼓勵自主招生高校,為貧困地區考生提供更加公平的考試錄取機會。今年,清華等名校自主招生時就推出“自強計劃”等寒門學子專屬招生計劃。

    按照教育部的計劃,“十二五”期間每年將面向貧困地區安排1萬名左右的名額,由部屬高校和地方一本院校招生并培養。各省可根據貧困地區發展需要,以農林、水利、地礦、師范、醫學等急需專業為主,提出年度分專業計劃需求建議。教育部根據需求建議,按貧困地區生源比例等因素安排分省計劃數量。

    貧困生增一次錄取機會

    專項計劃將“統考單招”,今年起,寒門學子考大學將增加一次錄取機會。

    按照規定,報考專項計劃的考生均須參加當年全國高考。專項計劃實行單報志愿、單設批次、單獨劃線,在本科提前批結束后、本科一批開始前進行投檔錄取,錄取分數原則上不低于招生學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教育部部長助理林蕙青表示,對貧困地區學生在報錄程序設計上,按增加一次錄取機會安排,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單設批次,提前單獨錄取,使他們多一次選擇,并不影響他們的正常高考錄取。

    嚴防考生移民貧困地區

    “高考移民”一直是公眾的熱議話題。教育部此次特別要求報考專項計劃的考生須具有貧困地區戶籍和當地高中三年學籍,且符合當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條件,避免出現向貧困地區“移民”擠入專項計劃的現象。公安部門也將介入審查考生報考資格,并將公示考生資格信息。

    專項生入學報到不遷轉戶口,戶籍暫保留在原戶籍所在地,就業報到后可按有關規定遷入工作所在地區。專項生在校學習期間不轉學,不轉專業,與其他學生同等享受獎助學金政策。

    畢業后到貧困地區就業創業和服務的專項生,還將享受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等優惠政策。

    普通考生上學機會不減

    教育部門負責人表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四所市屬一本院校定向招收貧困地區生源,總計招生名額131人。其中,北京建工學院計劃向10省區定向招生47人;首經貿計劃向6省定向招生40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計劃向河南、青海定向招生9人;北方工大計劃向7省區定向招生35人。

    此外,北大、清華等在京部屬高校也將安排專項計劃。北大已確定安排30個定向招生計劃,具體專業計劃正在安排中。

    據介紹,專項計劃靠增量實現,即在原有計劃安排格局不變的基礎上,增加1萬名用作專項計劃,既保障增加貧困地區學生的考試錄取機會,又保障非貧困地區考生錄取機會不受影響。

    據悉,除專項計劃外,教育部還通過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提高貧困地區學生上大學的機會。去年,協作計劃全國招生數量增至15萬名。今年,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城市學院等部分在京高校也將實施協作計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