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經濟: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2012-05-07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主動調結構 大膽做減法 集聚高精尖

    一季度,北京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7%。而以往多年,北京的GDP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9%以上。

    “就像開車過彎時需要減速一樣,北京的經濟發展正處于調結構、轉方式的關鍵階段。”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趙磊在解讀一季度經濟數據時表示,北京經濟增長正在從量變到質變。

    事實上,以往中國經濟的增速過多地依賴“兩高一資”產業,即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型產業。這些產業投資大、見效快,對GDP的貢獻立竿見影,但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樣觸目驚心。

    在這種背景下,北京,逐漸告別一味追求GDP的時代。調結構、轉方式。這正是北京從去年以來實施主動調控、大膽做減法的表現。

    如果說過彎要減速,那么,下一步的加速動力在哪里?

    PM2.5污染治理、減煤潔煤和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平原地區25萬畝造林工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保障房建設;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一季度,北京將大量的資金投放到并不直接產出巨額經濟效益的領域。

    在這些投資的帶動下,北京城市環境得到極大改觀,市民居住條件得到巨大改善,北京經濟轉型的身影已清晰可見。

    “做減法,也是在為更好地做加法解放資源、解放空間。”趙磊表示,高端引領、創新驅動,是北京選擇的新道路。

    雜草叢生,廠房破舊,一派蕭條——這是2011年3月,首鋼機電公司重型機器廠舊址給人的印象。重型機器廠有53年歷史,原名首鋼第二通用機械廠,曾是全國八大重機廠之一。當時,老廠區已經廢棄了整整13年。

    而今,原本臟亂不平的地面變成綠茵茵的大草坪;原本用來調運重型設備的行車上,三道人工瀑布傾瀉而下,和渣土堆出的山丘遙相呼應;曾經裝運鋼水的鋼包里,清涼的泉水奔涌而出。

    原先的鑄鋼清理車間,外立面整潔密實的紅磚還是老樣子,廠房內部則被改造成了上下4層,每層都用玻璃幕墻隔成大開間,頂部安裝的采光板讓整個老廠房如露天般明亮。

    這里,將成為集辦公、會展、餐飲、商業、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創意空間”,而整個二通廠區將變身為“國字號”創意產業實體——中國動漫游戲城。

    更多的高端產業正在北京這塊熱土上蓬勃發展。

    在金融業,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的各類基金大鱷云集北京,2011年北京地區共發生投資金額690.06億元人民幣,居全國之首;

    在高新技術產業,一季度北京新增10家高新技術中小企業在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居全國前列;

    在汽車、電子等高端產業,如奔馳、現代,諾基亞……一家家企業相繼加快高附加值產品研發和技改步伐;

    在通信行業,第四代移動通信芯片以及移動互聯、云計算、電子商務、數字電視等新技術日趨成熟;

    在新興商務區,重點功能區高端業態不斷涌入。如CBD一季度新增企業400多家,注冊資本超億元的企業就超過5家;麗澤金融商務區自去年以來共引進企業85家,注冊資金200多億元;

    文創產業,統籌100億元文化資金、組建國有文化資產監管機構,中國文化產權交易所、中國版權交易中心、核心演藝區建設順利推進……

    高端創新元素正在北京集聚。在中國科學院日前首次發布的中國各地區GDP質量內涵與排序報告中,北京排在第一位。

    “這是北京貫徹科學發展觀、把握發展階段的主動選擇。”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說,通過優化,北京的產業結構與人才、智力等資源優勢契合度更高,從以往依靠能耗投入,轉變為依靠科技和文化創新,北京的經濟發展更加趨向于速度、質量和效益相協調的發展軌道。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