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咱家配了高清交互機頂盒,一到周末總有一天是我的電視劇日,回看電視臺前一周播放的電視劇。”“80后”李雪坐在東直門內北小街自家松軟的沙發上,一邊把玩著機頂盒的遙控器,一邊向記者介紹。
受益的不僅僅是李雪一家。作為北京市政府一項便民惠民為民辦實事工程,北京高清交互數字電視應用工程從2009年10月啟動,由市廣電局負責組織,歌華有線公司具體實施。目前,用戶數已超過280萬戶,占全國高清數字家庭總數的一半以上,成為首都的一張城市名片。
46英寸的高清LED電視上,播放著北京衛視的《滿秋》,左下角顯示《紅星劇場》。此時是下午3點20分,《紅星劇場》是晚上黃金時間播出,要么是上午重播,這個時候怎么會播出呢?“就靠了高清交互機頂盒的‘回看’功能。”李雪指著電視旁邊酷似DVD的高清交互機頂盒說,就沖這“回看”功能,高清交互機頂盒就“能打100分”。
幾年前,電視臺熱播《大宅門》第一部,李雪特別喜歡陳寶國和斯琴高娃扮演的角色,但因為加班有幾集沒看到。后來她到視頻網站上搜索,沒有搜索到。雖然時間已過去好幾年,但李雪至今仍為錯過那幾集感到遺憾。“現在,根本就不怕錯過電視劇播出時間了。”李雪說。李雪操作遙控器,退出了回看功能。菜單上顯示了北京衛視最近一周每天的節目內容,隨便點開其中一天,就出現了一個節目表,從零點22分的《好夢劇場》,到23時57分的北京新聞。將光標移到《紅星劇場》的《滿秋》,輕輕點擊,等待幾秒鐘,就開始回放《滿秋》。
一個回看,一個點播,將電視從單向傳播變成了雙向傳播。市民不再只能被動地等在電視機前面,而是可以通過遙控器操作機頂盒,挑選自己想看的節目。“過去都說晚上七八點鐘是收視的黃金時間,但現在有了高清交互機頂盒后,我感覺黃金時間因人而異。這不,現在這下午三四點就是我收看的黃金時間。”
現在,李雪在周末總會挑出半天、一天時間,回看過去一周電視上的精彩節目,或者進入“點播”欄目,就像在網上觀看視頻一樣,觀看最新的電影或電視劇。打開“點播”欄目,上面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愿意》、《轉山》等剛從影院下線的電影。偶爾,李雪也會和爸媽利用機頂盒上的卡拉OK功能,全家來一次大合唱,其樂融融。
李雪的爸爸李斌不愛看電視劇,平時喜歡看看動物世界、文獻紀錄片。前段時間,歌華有線和國圖聯合推出“國圖空間”。配有高清交互機頂盒的用戶,只需進入主頁“公共文化”頻道選擇“國圖空間”,就可以足不出戶逛逛國圖的精品。李斌很快就著了迷。特別是最近國圖空間里有一項“百年守望—國圖館藏精品展”,李斌每天都要看一看。
“你看這菜單上都顯示了,通過高清機頂盒還可以繳納水電氣熱和電話費,還能上網。我們家目前用的寬帶今年12月底到期,之后就辦理歌華寬帶上網業務,便宜又方便。”李斌說。
目前,歌華有線提供了160余套數字電視節目、萬余小時的視頻點播節目,數千首卡拉OK,34個頻道的時移和回看,還有電視支付、電視掛號、社區資訊等幾十種便民應用服務,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多個領域,傳輸節目數量與平臺應用開發的數量種類均位居全國前列。
在李雪家的一角,用一塊紗布蓋著一臺25寸碩大的CRT電視。這是2001年買的,幾天前才剛剛退役。李雪說,高清交互機頂盒幾個月前就用上了,但電視一直沒換,色彩比較差,不是很清楚。
好馬就得配好鞍。全家人一商量,這才有了那臺高清LED電視。“一臺4500元呢,是我家最值錢的電器。”李斌說。
今年1月,一家第三方調查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在購買高清電視的用戶中,有27.65%的用戶是因為家里有高清交互機頂盒。北京高清交互數字電視應用工程不但惠民便民,也帶動了高清電視機的消費,拉動了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