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孩子們“六一”過了個快樂的“文化節(jié)”

2012-06-02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昨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京城各大文化場所,到處可見孩子們歡快的身影。利用這個難得的假日,孩子們在家長帶領(lǐng)下,或去書店,或到影院,或進劇場,盡情享受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度過了一個快樂、充實的文化節(jié)日。

    昨晚華燈初上,一撥撥兒小朋友走進海淀劇場,觀看大型音樂童話劇《gogogo大角牛》,在歡聲笑語中歡度“六一”兒童節(jié)。

    昨天,幾名兒童在青少年閱讀體驗大世界里選書讀書,母親們舉起相機拍照留念。

    場景一

    書店:孩子們淘書過佳節(jié)

    10歲的程嘉瑤抱著一摞圖書,興沖沖走在前頭,66歲的奶奶趙菊生緊隨其后,手頭也拎著一大包書。來到收銀臺,小嘉瑤將挑好的書一一遞給收銀員。“楊紅櫻的《瘋丫頭杜真子》、曹文軒的《山羊不吃天堂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她一邊嘀咕著,一邊盯著顯示器上不斷增加的金額。眼見跳到了400多元,小丫頭略有些不好意思了:“多買幾本吧,今天!”

    祖孫倆早上6點40分便起床,從門頭溝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才趕到中關(guān)村圖書大廈。走進三層的兒童圖書售賣區(qū),其中心特辟的圖書展銷大平臺早已圍滿了人。小嘉瑤湊了過去,平臺上整齊擺放的千余種少兒讀物琳瑯滿目。

    “這里有《笑貓日記》!”小朋友袁夢桐一聲驚嘆,將很多孩子吸引了過去。那是兒童文學(xué)作家楊紅櫻的系列作品。“我們班幾乎每個同學(xué)都看過她的書。”小嘉瑤說。一旁的小朋友宋潤秋則挑了楊紅櫻的《流浪狗和流浪貓》和《想變成人的猴子》:“《笑貓日記》系列我已經(jīng)看完了。”

    除了楊紅櫻的系列作品,帶插畫的少兒圖書也備受孩子們青睞。在中關(guān)村圖書大廈和北京圖書大廈,連環(huán)畫、卡通讀物、漫畫書等書柜周圍,都積聚著一堆堆小朋友。11歲的尹馨宜買了本《科學(xué)試驗王》,還沒離開便翻看了大半,“這里頭既有有趣的漫畫,又有講述細胞和遺傳學(xué)知識的配套文字,可吸引人啦!”

    北京圖書大廈相關(guān)負責(zé)人介紹,《賽爾號雷伊傳說》《巴啦啦小魔仙》《植物大戰(zhàn)僵尸》等帶插圖的讀物這些天一直位列熱銷圖書榜,《漫畫唐詩》《漫畫中國歷史》《漫畫資治通鑒》等圖文并茂講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書籍,更是家長給孩子挑書時的香餑餑。昨天,截至17時,中關(guān)村圖書大廈少兒類圖書、學(xué)習(xí)用品、有聲讀物等銷售碼洋已突破10萬元。

    場景二

    影院:一元票價受熱捧

    昨天下午3時,西單大悅城十樓的首都電影院售票臺前,排著長長的隊伍,大堂休息區(qū)也坐滿了等待觀影的觀眾,隨處可見孩子們活潑的身影。在家長陪同下,孩子們臉上的表情都很興奮,其中不少人都是沖著一元觀看兒童片的優(yōu)惠活動來的。

    10歲的譚郭正東在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陪同下來看電影。“兒童票價一塊錢,陪同家長票價十塊錢,這個價格很便宜!”63歲的郭大爺笑呵呵地說,為了讓孩子高高興興過節(jié)日,幾位老人也全都一起來看電影。

    當(dāng)天上映的兒童片豐富多彩,既有《神奇海盜團》《雨果》等多部最新兒童片,也有參加此次優(yōu)惠展映活動的經(jīng)典兒童片。在影院大廳的扶梯旁和售票處分別立著一張海報,介紹了此次“在希望的田野上”兒童影片優(yōu)惠展映活動,首都電影院共放映4部經(jīng)典兒童片,分別為《雜技小精靈》《兩個孩子和狗》《尋找成龍》《哆啦A夢》。不少孩子和家長在海報前駐足,對活動興趣頗濃。林先生之前不知道活動消息,帶著孩子已經(jīng)買了美國動畫片《神奇海盜團》的影票,但看到海報后,表示第二天會帶孩子來看。

    京城其他影院也格外熱鬧,家長和孩子云集。在北京青年宮影城,前來咨詢優(yōu)惠展映活動的家長非常多,一些工作人員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中午一下班就帶著女兒來看電影的王仕菊說,自己也是頭天聽說這個活動,覺得非常好,票價便宜,又適合孩子看:“現(xiàn)在電影票價太貴。如果不是為了孩子,平時肯定不會來電影院。”她認為,這次優(yōu)惠活動非常好,讓家長和孩子都開心。

    場景三

    劇場:歡快的笑聲溢出來

    昨天下午,國家大劇院戲劇場成了笑的海洋,一陣陣清脆的笑聲從劇場門縫里溢出來。

    正在這里演出的大型史詩兒童劇《少年孔子》,讓孩子一會兒驚,一會兒樂,一會兒又沉浸在醉人的古琴聲中。“別看我們說的是孔子時代的事,但故事和孩子們貼得很近,他們都看得很開心。”中國木偶劇院負責(zé)人趙永莊說。

    當(dāng)孔丘和小伙伴牛轟進行比賽,兩架用木偶技藝制成的馬車走上舞臺進行比賽時,看慣了小木偶的孩子們齊齊地發(fā)出了一聲“哇塞”;當(dāng)劇中的孔丘在青山秀水中彈起古琴時,剛剛還喧鬧的劇場一下又安靜了,孩子們沉浸在琴聲中;當(dāng)最后兩匹高頭大馬從劇場外經(jīng)過觀眾席中走上舞臺時,孩子們更是報以快樂的尖叫聲。走出劇場半天,孩子們激動的心情還難以平復(fù),邊走邊討論著:“你說那個大馬是兩個人還是三個人在里面控制?”

    《少年孔子》此次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早在演出前三天票都全部售完。但木偶劇院仍然接到許多訂票電話,經(jīng)過與大劇院協(xié)調(diào),將在6月3日破例加演一場。趙永莊說,今年能非常明顯地感到觀眾數(shù)量要比往年更多了,“去年‘六一’一天觀眾大約3000人次,今年接近萬人次。”

    不光《少年孔子》,昨天在京城大大小小的劇場上演的幾十場兒童劇都大受歡迎。海淀劇院上演的《gogogo大角牛》、保利劇院上演的《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解放軍歌劇院上演的《灰姑娘》、BTV大劇院上演的《想飛的孩子》、科技館上演的《三只小老虎》都吸引了許多孩子。中國兒藝的經(jīng)典老戲《馬蘭花》,還吸引了河北涿州一家幼兒園的小朋友包場來看。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nèi)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quán),請和我們聯(lián)系。 關(guān)于我們 | 合作聯(lián)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