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一鳴驚人:首屆京交會的成功之路

2012-06-03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在京交會繁忙的會議區內,每天都會有規模不等的幾十場行業推介和研討活動輪番舉行。    

    “簡直不可思議,我是在北京才第一次看到這么詳實、精確、最新的服務貿易統計數據。”在參觀京交會展覽時,澳大利亞服務業圓桌會議秘書長珍妮驚喜地表示,她非常敬佩中國對服務貿易發展的準確理解和把握。

    珍妮的話,代表了超過2萬名參展商對于首屆京交會的切身感受。

    世界服務貿易三大頂級展會集中亮相京交會;簽訂項目458個、成交總額達到601.1億美元;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部長及有關國際組織的負責人等高端人士齊聚一堂……作為全球唯一覆蓋服務貿易全部領域的綜合交易會,首屆京交會交出了一份輝煌的答卷。

    一個主展,涵蓋多個頂級分展會

    “電動汽車綠色節能,可是怎樣充電更方便?”在京交會科隆展“中國國際城市智能化技術與服務大會”的西門子展臺,工作人員手持一根細細的充電線向觀眾發問,“難道要像電動自行車一樣,拉出一根充電線?”

    在觀眾們期待的眼神中,工作人員展示的無線充電裝置讓他們嘖嘖稱奇:“這個像井蓋一樣的東西,居然可以‘隔空’給汽車充電?”

    “這種非接觸式充電裝置,在德國西門子總部已經開始試用。”西門子展臺的工作人員介紹,這種裝置長得像一個凹陷下去的井蓋,安裝在停車場車位處,通過電磁作用產生電能,電動汽車通過底盤上的感應裝置就能完成充電。

    這是服務企業“豪門”西門子的最新科研成果。5月30日,這項技術隨著全球智能城市技術領域頂尖展會——科隆展,一同亮相京交會。

    今年,第一次走出德國,走進京交會的科隆展,一點也不比之前的任何一屆遜色。西門子、施耐德、NEC等多家曾經在首屆科隆展亮相的世界500強企業,在京交會上悉數到齊;中外城市發展專家在“全球城市智能化趨勢”、“高效能源:智能電網與清潔能源”,“綠色出行:智能交通與城市基礎設施”,“宜居城市:智能建筑”等主題大會上,帶來了未來智慧城市的最新成果。

    來到北京的世界頂級展會不止科隆展一家。三大頂級服務貿易的展會,在京交會上全部聚首——

    由世界頂級展覽法蘭克福書展主辦的“故事驅動大會”第一次在亞洲現身,就把地點選在了京交會。來自十幾個國家的出版商、圖書商、電影經紀人、戲劇編劇、音樂人、游戲制作者先后登臺。

    由世界貨運聯盟和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共同舉辦的“中外貨代物流企業洽談會”,是全球貨運代理業規模最大、最有價值的品牌會議。在京交會上,這項分會展連辦三天……

    從智能城市、到文化創新、物流洽談,作為全球唯一覆蓋服務貿易全部領域的綜合交易會,首屆京交會展現出了海納百川的氣勢。

    服務貿易,這個看似很“大”的概念,在京交會上被“一網打盡”。涵蓋服務貿易的全部12個領域、130多場專業論壇,把京交會五天的會期撐得滿滿當當。

    碩果累累:成交額相當于4個CeBIT

    洽談、簽約,是眾多企業參加展會時最直接的需求和期待,而京交會上每天都在刷新的簽約數字,代表著一個個企業的期待變成了現實。

    紅色的地毯上,白色展板隔出一個個私密的洽談區,每一間大約20平方米。幾把折疊椅,一張玻璃臺,布置簡單但環境素雅。這是京交會首次設置的100個私密洽談間,方便客商“一對一”談判。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負責人推門而入,讓洽談間里的某動畫制作公司負責人李明達驚喜不已:“沒想到,BBC這樣的國際頂尖傳媒企業,居然會主動來找我們合作洽談。”

    BBC負責人的來意很簡單,他們希望在中國找到一家動畫制作公司,為BBC制作動畫片。京交會成了最好的平臺。“我們商談的合作計劃非常順暢。”

    在京交會北京主題日的簽約現場,臺上豎著兩塊液晶屏,畫著一棵光禿禿的大樹。這一頗為卡通的創意是主辦方特意設計的。每當臺上有一對企業成功牽手,樹上就會結出一個大蘋果。直到最后一家企業簽約完畢,樹上,紅彤彤的蘋果已經掛滿枝頭……

    如果把京交會的數據放在全球服務貿易領域的背景下,我們更能發現,首屆京交會也結出了“百川歸海”的豐厚碩果——五天里,1721家中外企業的22000余位客商參展,累計到會專業觀眾和客商超過10萬人次、簽訂項目458個、成交總額達到601.1億美元,其中國際服務貿易交易額112億美元。

    這樣的數據,在全球頂級展會中居于什么位置?不如把它和早已聞名遐邇的世界著名展會做一比較。

    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和軟件領域的權威展覽會——國際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CeBIT),每年在德國漢諾威舉辦。2011年吸引了來自70個國家和地區的4200多家的參展商,交易價值大約136億美元;

    國際最著名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之一——德國柏林消費類電子展(IFA),專業觀眾達到10萬余人。2011年,該展覽會有來自世界4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1300余家廠商參展,成交額約為27億美元;

    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的B2B信息與通信技術行業展——臺北國際電腦展,2010年參展企業1715家,成交額超過200億美元。不難發現,無論在參展商數量、展會規模,還是展覽水平,初試啼聲的京交會已經躋身世界一流展會之列。而在成交規模上,借助服務貿易產業的巨大價值,京交會更是超出不少主流展會數倍。

    超過600億美元的成交額,約相當于4個CeBIT展會上的成交額——初次登臺的京交會,憑借著最全面的覆蓋范圍和超強的簽約力度,創造著一鳴驚人的影響力。

    意猶未盡:多個頂級機構相約明年再見

    “會議透露了中國對于未來發展服務貿易的期望,作為企業,我們有了最新的概念。”AMD全球高級副總裁鄧元鋆說,京交會上舉辦的省市長與跨國CEO高峰論壇收獲頗豐。

    這確實是一場足夠“高端”的會議,放眼望去,滿座來賓們都是全球服務貿易領域響當當的人物。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執行總干事隋翚;河南省省長郭庚茂、青島市副市長姚堅等5位省市長;ABB集團高級副總裁方琴、摩托羅拉集團高級副總裁孟檏等5位跨國公司CEO齊聚一堂,探討服務貿易的發展狀況、發展方向和存在的相關問題。就連會議的主持人,都是大名鼎鼎的博鰲亞洲論壇前秘書長龍永圖。

    “京交會的參會人員層次很高。”商務部部長助理仇鴻介紹,共有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部長及有關國際組織的負責人出席了首次京交會。

    京交會上豐碩的成果,不僅讓各地客人乘興而來,滿意而歸,更使得他們直接把目光投向了明年。

    日本貿易振興公社代表表示,京交會是一個很好的溝通中日企業的橋梁,企業展示效果很好,僅5月29日一天就有350多家廠商到日本企業展臺洽談。

    香港貿發局工作人員說,京交會開幕后不到兩天半的時間,就收集了4000多家客戶信息,直接宣傳對象近萬人。“沒想到效果就這么好。”

    “今年太倉促了,明年的京交會上一定會更好!”美國商務部官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滿臉遺憾之色。他表示,美國參加本屆京交會規模不太理想。“今年對京交會的印象太深刻了,明年我們會組織更大規模的代表團參展。”

    與京交會相約“明年見”的,還有在全球貿易當中起核心作用的三大機構——WTO、聯合國貿發組織和OECD,都成為了京交會的長期密切合作伙伴。

    此外,第一次參加京交會的世界貿易網絡聯盟,在看到本屆京交會的成功之后,已經和北京的相關方面簽署了協議,決定今年下半年把聯盟的年會放在北京市召開。

    而連續三天的貨代物流企業洽談會后,豐碩的成果讓世界貨運聯盟總裁大衛·岳凱樂得合不攏嘴:“明年的京交會,我們還來,繼續舉辦第十屆全球貨代物流企業的洽談會。”

    “第二屆京交會籌備工作現在已經正式啟動,借此機會,誠摯地歡迎各位嘉賓明年相約北京,再聚京交會。”6月1日,在京交會閉幕式上,副市長程紅代表京交會組委會,向全世界服務貿易行業發出了熱情的邀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