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服務3萬余小時 發放宣傳材料5萬余份
昨天(1日)下午3點,陳琰和4名志愿者依舊堅守在國家會議中心C2入口外的票證檢驗臺前,經過幾天的“陽光浴”,她的臉頰已經被曬得通紅,但對每一位進入場館的參展觀眾,她依舊流露出甜美的笑容,“請您刷卡或出示邀請票。”
“我們要堅持到下午5點,直到所有的論壇、推介活動都進行完,才能收工。”陳琰告訴記者,昨天下午1點,京交會展覽區的所有公開展覽就已結束,展覽區大部分志愿者和工作人員都已經結束了任務,但因為會議區還有不少論壇和推介活動還在進行,她和同伴們必須要堅持到最后一分鐘。
“我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躺在床上美美地睡上一個懶覺。”陳琰是北京國際關系學院的一名大二學生,雖然之前她也曾做過北京國際馬拉松賽、北京車展的志愿者,但參加這么大規模的國際性展會,她還是第一次。
5天會期的京交會下來,她坦言最大的感受就是“累”。
每天,陳琰和同伴們早上7點半就要來到場館外做開館準備,一直要站到下午5點。除了高溫、陽光的考驗,應對參展人員的各種問題也是他們分內的事。
雖然事先經過一個星期的培訓,陳琰對京交會所有的展會活動早已爛熟于心,但也常常遇到回答不上的問題。“有一次一位從香港來京交會參展商問我會議中心里哪兒有自動提款機,一下子就把我們問住了,這些設施我們在踩點的時候并沒有注意到。”看著對方失望的表情,陳琰感覺非常愧疚。
利用換班休息的間歇,她和組里其他幾名志愿者又把國家會議中心里里外外仔細地逛了一遍。在陳琰隨身攜帶的展會地圖上,記者不但找到了會議室、休息室的位置,銀行ATM機、飲水處、休息區、餐飲車、資料發放處、地下車庫通道、同聲傳譯機發放處等各類信息一目了然。
熱心、細致的服務,讓陳琰和她的小組得到了不少參展商和參觀者的表揚,但她自己卻覺得服務中還有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看到很多展商來參加展會時手里都拎著不少東西,但卻苦于找不到寄存的地方,志愿者服務臺也提供不了這類的幫助,陳琰在志愿者每日總結中特地提出了建議。
隨著太陽漸漸西斜,下午4點45分,京交會最后一場論壇落下帷幕,陳琰的志愿者歷程也正式結束。
回到志愿者休息處,陳琰脫下海藍色的志愿衫,換上自己寬松的T恤,背上書包,踏上了返校的旅程。“雖然很累,但我也覺得這幾天的志愿服務生活很充實。”她告訴記者,下一次京交會,她還要來參加。
在為期5天的展覽會議中,共有450名志愿者為京交會提供了優質、專業的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志愿者共向近10萬人次的參展商、參會人員和社會公眾提供了服務,提供服務時間3萬余小時,發放宣傳材料5萬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