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國務院救災工作組在京察看災情 王安順陪同

2012-07-27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災后的房山,恢復重建工作正有序進行。昨天(26日),民政部部長李立國率領由12個部門組成的國務院救災工作組來京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實地察看災情,研究進一步加大救災工作力度的措施,提出要繼續加大救災支持力度,全力保障北京防災減災。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政協主席王安順陪同。

    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災情嚴重,新修的柏油馬路被洪水沖斷,泥濘的舊路路基在水流的反復沖擊下被掏空,隨時可能塌陷,這是進村的唯一通道。進村途中,李立國、王安順三次下車,徒步走到水流湍急的河邊,察看地形地貌,了解人員轉移情況。河對岸,大樹被連根拔起,電線桿、扶欄沖得七零八落,房屋外墻上2米多高的水痕依稀可見。李立國指著遠處一個小院關心地問:“洪峰來時,這戶居民是怎么轉移的?”村支書張進剛說:“我們提前開展過自救演練,這戶居民撤離到后山上,安全轉移了。”當得知當地居民無一傷亡后,李立國、王安順滿意地點點頭,叮囑房山區的領導務必做好善后工作。

    站在河邊的石板上,李立國動情地說,北京發生特大自然災害,救災工作是得力的,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災害損失。工作組此次專程來到房山,就是要對北京市災后重建、恢復生產生活設施給予必要的支持,盡可能加大支持力度。下一步的重點工作是繼續加強氣象信息、災害信息的預測和預警;加快災害損毀設施尤其是各種生命線工程和基礎設施的修復重建,從根本上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返程途中,天空飄起雨絲,一輛輛大卡車不顧運輸困難,滿載物資,源源不斷地進入黃山店村。村里,用于抗洪和重建工作的沙袋、磚石整齊碼放在路邊,受災群眾已經被轉移至地勢較高的地方。遠遠望去,有人在平地上分發盒飯,有人在河邊浣洗衣物,村里恢復了生活氣息。張進剛匯報說,這里的外地務工人員跟村里的受災群眾待遇一樣,所有的救災物資保證供應。王安順強調,不管是外地人,還是本地人,我們都要一視同仁。

    房山中學操場上,57頂帳篷整齊排列。200多名來自重災區的群眾被轉移到這里。為了照料好受災群眾的生活,醫護人員和志愿者也加入服務行列。志愿者隊伍中,王安順發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孔,趕緊把她叫到跟前:“這就是我們房山區的法官厲莉,她是十八大代表呢!”“群眾受災,我們心里很難過。盡管力量微薄,我們也要出力!”已經疲憊不堪的厲莉言語中透露著堅強。

    座談會上,李立國講話說,北京市救災工作組織指揮、社會動員有效得力,善后恢復工作全面及時,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秩序。救災工作組經過緊急會商后提出,在原有基礎上,繼續加大資金等各方面支持力度,全力保障北京市安全度汛、防災減災。希望北京市更加重視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城市防災救災減災工作,在全國范圍內起到示范帶頭作用;二是在群眾中加大普及減災知識力度,推動減災教育進課堂、進工廠、進社區;三是結合各項相關工程項目,加強城市減災能力建設;四是強化救災體系建設,形成各部門工作合力。

    王安順表示,將用實際行動落實好救災工作組的要求,把各項措施做得更加細致周到。他說,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核查災情,不放過任何一絲險況,盡快通路、通電、通水、通訊,保證災民有房住、有飯吃、有水喝;要重視疫情防控和人員傷亡統計,確保轉移災民的安全。我們還要推進防災減災知識普及教育,提高市民的避險自救能力;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規劃統籌,盡快恢復災區的生產生活設施;提升災害的預警預報能力,通過各種手段保證信息傳播全覆蓋。

    副市長丁向陽主持座談會,中央有關部門領導馮正霖、郭曉光,北京市政府秘書長孫康林參加。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