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首次公布
昨天(6日),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以下簡稱“首科院”)首次公布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統計結果,本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在世界十大城市中排名第五。
這是首個以連續、動態方式跟蹤和度量北京科技創新發展情況的指數系統,通過62個縱向指標和13個橫向指標在世界范圍內將北京科技創新水平進行了定位。
從歷史縱向發展來看,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選取“十五”末的2005年為基準年,基準分為60分,綜合考察創新資源、創新環境、創新服務、創新績效四大項62個小項指標,其中既包括每萬人中從事科技研發人員數量、政府采購新技術新產品支出等直接相關指標,也包括人均擁有公園綠地面積、每千人擁有醫院床位數等間接指標。從統計結果來看,在創新服務方面近年來北京進步最快,得分從2005年的60分增加到93.65分。具體表現在互聯網普及率、大型科學設備儀器價值、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數量、孵化器中企業數量等增長明顯。另一方面,在創新資源和創新績效方面,與2005年相比增長較慢,僅分別達到74.51分和77.47分。首科院分析認為,創新資源主要體現在創新人才和研發經費上,北京市在這方面起點較高,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增長機制,總量在全國位居前列。創新績效目前增長緩慢則主要是由于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更多體現在中長期影響方面,今后將會隨著統計時段的不斷延續而加速增長。
從世界主要城市縱向比較來看,指數監控了紐約、倫敦、東京、巴黎等9個國際重要創新城市與北京在創新能力、創新環境、創新收益三方面13項指標的統計情況,北京在十城市中排名第五,其中專利數、科技公司指數、科技園區三項創新能力指標排名第三,而科技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單位面積地區生產總值等創新收益指標則排名倒數第二。
首科院今后將持續監控并定期發布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并根據統計結果為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提出建議。首科院認為,針對當前首都科技創新資源穩定發展、創新服務極大改善的實際情況,最迫切的是進一步加強中央在京和市屬、社會科技資源的統籌協調,實現協同創新、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