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眾多奧運場館的奧林匹克公園,將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文化聚集區。筆者昨天從2012北京CBD商務節上獲悉,明年,包括國家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中國國學中心在內的3家“國字頭”博物館將集中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破土動工,加上目前已經存在的中國科技館、奧運博物館,奧林匹克公園今后將成為我國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一個舞臺。
北京奧運會后,隨著鳥巢、水立方等眾多奧運場館的賽后轉型,奧林匹克公園也由單一的旅游景區變身為朝陽區一處重要的文化聚集區,并將吸引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博物館落戶于此。據介紹,繼中國科技館、奧運博物館之后,明年將有3家國家級的博物館在奧林匹克公園開建,分別為國家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中國國學中心。“目前,3家博物館已經在國家發改委立項,并將于年內對外公示。”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3個博物館建成后將在中國科技館南側排成一條直線,按照園區的整體建筑風格,3座建筑將不是四四方方的“鋼筋水泥”,而是融入中國元素與國際化特征,從外觀看本身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與鳥巢、水立方的風格相統一,建筑高度不會超出鳥巢太多。
據介紹,國家美術館的面積將是現在位于沙灘的中國美術館的10倍,由于場地面積所限而長期存在地庫里的10萬件美術珍品將在此“重見天日”;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由原來坐落在復興門橋東北角的中國工藝美術館和籌備中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共同組成,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中國國學中心則主要展示曲藝、繪畫、建筑等中國傳統文化。
“由于要與現有建筑形成一體化,建筑設計難度較大,目前投標的都是全球頂級的建筑公司。”該負責人表示,3家博物館有望于明年同步開工,2015年正式建成,并順延1至2年對游客開放。
按照規劃,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待開發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其中公共文化用地近一半。除了明年即將開建的3家博物館,未來奧林匹克公園還有望建成中國體育博物館、中國音樂博物館等其它國家級博物館,形成一個全國最重要的文化聚集區,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