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統計,作為北京最重要的讀書勝地之一,首都圖書館自新館開放70天以來,共接待讀者近70萬人次,日均接待1萬多人次,最多一日接待了近2萬人次,至今外借圖書47萬冊次。新館新添了很多功能,特別是一些高科技設施,很多讀者已享受到其中的妙處,也有不少新來者還不熟悉這些功用。
新館體驗
閱覽無障礙 借書高科技
傳統閱讀“無縫銜接”數字閱讀
昨天,記者走進首都圖書館體驗,從跨進大門的一刻起,直到借、還書前,都不用刷卡,即可直接進入各個閱覽區閱讀或借書。
“閱覽室”的區域限制被取消了,讀者們可以輕松、自由地在圖書館內隨意穿行。閱覽區不僅有專門的傳統閱讀區,還設有電子閱讀區,包括上網區和視聽區。
一位拄著雙拐的讀者告訴記者,這里專為殘疾人規劃設計的無障礙設施完備,從進門,走通道,到乘坐升降電梯、扶梯等,殘疾人都可以無障礙行動。
RFID智能管理+智能架位導航
記者注意到,書架上的每一本書上都貼著一個“電子標簽”,文獻資料全部引入RFID智能管理。新館每層都有自助借書機,無論幾本書,機器數秒鐘內即可讀取完畢,包括讀者的操作時間,只需約一分鐘就完成了整個借書過程。
年輕讀者小夏正在用“智能架位導航系統”搜索書目。“一輸入書名,就知道上幾層哪個書架上找這本書了。”他指著屏幕上的圖示說,“不僅能查到書架位,還給你一個三維立體的路線示意圖,在這么一個大館里找一本書就輕而易舉了!”
前景展望
世界一流公共圖書館
在首圖寬敞明亮的一個通道內,記者看到了“十八大:您最牽掛的那些關鍵詞”主題展覽,還包含習近平總書記近期提出的“中國夢”思想概念,滿足了讀者們迅速學習十八大精神的需求。
首都圖書館黨委書記、副館長肖維平說:“我們以建設世界領先的圖書館為目標,讓新館成為首都的學習中心、文化中心、交流中心、體驗中心,引領社會暢享圖書館多元文化服務。新館將推出涵蓋北京市公共圖書館體系在內的,以互聯網、移動終端、自助終端為載體的圖書館服務,保障百姓零時差、零距離地平等使用圖書館的海量文獻信息資源。”
目前,首圖新館設有多功能劇場、音樂影視鑒賞廳、藝術展廳、報告廳等專業廳室,向社會大眾提供演出、觀影、展覽、沙龍、研討、座談等文化休閑活動。新環境、新技術、新設施、新服務,首都圖書館新館將打造立體的、多元的綜合文化服務平臺。
據介紹,首圖已建成三個電影院,其中一個已面向讀者開放。近期,為了營造良好的宣傳十八大精神氛圍,電影院向公眾免費放映了《建黨偉業》、《建國大業》、《飛天》、《任長霞》、《焦裕祿》、《國歌》等影片,受到讀者的歡迎。
另外,首圖還建成了一個可容納720人左右的劇場,啟用后將更加豐富廣大讀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據透露,目前街頭“24小時自助借書館”已對外開放了101臺,市民可到“圖書ATM機”上自助借書、還書,十分便捷。“明年,還將新增120臺到街頭,方便廣大讀者。”
肖維平說,明年,首都圖書館將迎來百年館慶,首圖將以新館開館為契機,全面提升各項服務,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首都北京建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