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月14日,李傳杰在醫院里和看望他的人交流。
北京豐臺區一家醫院的病房里傳來悅耳的琴聲,一名瘦弱如柴的腦癱患者,正在用全身唯一能自由活動的一個腳趾頭演奏自創的樂曲——“生命的執著”。
這名腦癱青年叫李傳杰,他的體重只有38公斤,看上去像十幾歲的孩子,但是額頭和眼角已經顯出深深的皺紋。由于多年患病,他的四肢變得格外纖細,頭不能自控地前后搖晃。當他掙扎著把頭擺正,試圖和記者面對面時,額頭、脖子都滲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21年前,李傳杰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花園鎮一個普通家庭,由于早產的原因,傳杰出生3個多月后就被發現患上了腦癱。如今,李傳杰只有右腳大拇指可以自由活動,其他器官都無法自控。這些年來,他就靠著用一根腳趾摸索著彈琴、上網,連認字都是自己看著電視上的字幕學的。
傳杰的琴聲是李家人最大的精神動力和驕傲源泉。他為記者表演了最拿手的“電子琴花樣歌曲串燒”——《九九艷陽天》《南泥灣》《敖包相會》《滄海一聲笑》等十余首歌曲的聯奏,一首首旋律被他融會貫通,彈得悠揚動聽。
傳杰還有一個叫做“鄉村大世界音樂人”的微博。好心人來看望他,他會努力地用一根腳趾敲擊鍵盤,打下一串字“今天有好心人來看我,我很高興”。他還能用qq聊天、給電腦重裝系統等。“我只教過他用拼音打出來自己的名字,其余都是他自己學會的,現在輪到他教我電腦了。”李傳杰的父親李慶久驕傲地說。
生活再苦,李慶久夫婦也從來沒想過放棄孩子。傳杰的媽媽在家鄉打工,一個月能掙兩千多塊,姐姐在上海打工,兩個人每月各給他們父子寄來一千元,供他們在北京治療期間吃住。
談到這么多年的辛苦,李慶九眼眶不由得濕了,哽咽著:“太苦了,為孩子的病,家里花了所有的積蓄。我從來就沒想過把孩子交給社會,給社會增加負擔。”
2012年4月30日,李傳杰第一次登上央視七套的舞臺演奏,他用堅強的意志和悅耳的琴聲感動了全場嘉賓。“我希望有朝一日實現音樂夢想,靠自己的努力養活一家人。有機會我想去美國、奧地利維也納和意大利參加音樂節,展示自己的才藝……”傳杰正沿著他的音樂夢想一步步往前走著。
2013年4月25日,傳杰來到現在的這家醫院,醫院愿意免費提供病房和針灸治療。院長石青勝說,根據對傳杰的血液檢查和核磁檢查,通過兩到三次的干細胞治療,他的肌肉功能已有所恢復,很快就要給他進行干細胞治療。“孩子用行動創造了奇跡,用堅強和樂觀感染了那么多人,我們也希望能回報給他一個奇跡!”
8月14日,李傳杰用腳趾為來訪者展示他的微博。
北京豐臺區一家醫院的病房里傳來悅耳的琴聲,一名瘦弱如柴的腦癱患者,正在用全身唯一能自由活動的一個腳趾頭演奏自創的樂曲——“生命的執著”。
這名腦癱青年叫李傳杰,他的體重只有38公斤,看上去像十幾歲的孩子,但是額頭和眼角已經顯出深深的皺紋。由于多年患病,他的四肢變得格外纖細,頭不能自控地前后搖晃。當他掙扎著把頭擺正,試圖和記者面對面時,額頭、脖子都滲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21年前,李傳杰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花園鎮一個普通家庭,由于早產的原因,傳杰出生3個多月后就被發現患上了腦癱。如今,李傳杰只有右腳大拇指可以自由活動,其他器官都無法自控。這些年來,他就靠著用一根腳趾摸索著彈琴、上網,連認字都是自己看著電視上的字幕學的。
傳杰的琴聲是李家人最大的精神動力和驕傲源泉。他為記者表演了最拿手的“電子琴花樣歌曲串燒”——《九九艷陽天》《南泥灣》《敖包相會》《滄海一聲笑》等十余首歌曲的聯奏,一首首旋律被他融會貫通,彈得悠揚動聽。
傳杰還有一個叫做“鄉村大世界音樂人”的微博。好心人來看望他,他會努力地用一根腳趾敲擊鍵盤,打下一串字“今天有好心人來看我,我很高興”。他還能用qq聊天、給電腦重裝系統等。“我只教過他用拼音打出來自己的名字,其余都是他自己學會的,現在輪到他教我電腦了。”李傳杰的父親李慶久驕傲地說。
生活再苦,李慶久夫婦也從來沒想過放棄孩子。傳杰的媽媽在家鄉打工,一個月能掙兩千多塊,姐姐在上海打工,兩個人每月各給他們父子寄來一千元,供他們在北京治療期間吃住。
談到這么多年的辛苦,李慶九眼眶不由得濕了,哽咽著:“太苦了,為孩子的病,家里花了所有的積蓄。我從來就沒想過把孩子交給社會,給社會增加負擔。”
2012年4月30日,李傳杰第一次登上央視七套的舞臺演奏,他用堅強的意志和悅耳的琴聲感動了全場嘉賓。“我希望有朝一日實現音樂夢想,靠自己的努力養活一家人。有機會我想去美國、奧地利維也納和意大利參加音樂節,展示自己的才藝……”傳杰正沿著他的音樂夢想一步步往前走著。
2013年4月25日,傳杰來到現在的這家醫院,醫院愿意免費提供病房和針灸治療。院長石青勝說,根據對傳杰的血液檢查和核磁檢查,通過兩到三次的干細胞治療,他的肌肉功能已有所恢復,很快就要給他進行干細胞治療。“孩子用行動創造了奇跡,用堅強和樂觀感染了那么多人,我們也希望能回報給他一個奇跡!”
8月14日,李傳杰的父親李慶久在為他擦臉。
北京豐臺區一家醫院的病房里傳來悅耳的琴聲,一名瘦弱如柴的腦癱患者,正在用全身唯一能自由活動的一個腳趾頭演奏自創的樂曲——“生命的執著”。
這名腦癱青年叫李傳杰,他的體重只有38公斤,看上去像十幾歲的孩子,但是額頭和眼角已經顯出深深的皺紋。由于多年患病,他的四肢變得格外纖細,頭不能自控地前后搖晃。當他掙扎著把頭擺正,試圖和記者面對面時,額頭、脖子都滲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21年前,李傳杰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花園鎮一個普通家庭,由于早產的原因,傳杰出生3個多月后就被發現患上了腦癱。如今,李傳杰只有右腳大拇指可以自由活動,其他器官都無法自控。這些年來,他就靠著用一根腳趾摸索著彈琴、上網,連認字都是自己看著電視上的字幕學的。
傳杰的琴聲是李家人最大的精神動力和驕傲源泉。他為記者表演了最拿手的“電子琴花樣歌曲串燒”——《九九艷陽天》《南泥灣》《敖包相會》《滄海一聲笑》等十余首歌曲的聯奏,一首首旋律被他融會貫通,彈得悠揚動聽。
傳杰還有一個叫做“鄉村大世界音樂人”的微博。好心人來看望他,他會努力地用一根腳趾敲擊鍵盤,打下一串字“今天有好心人來看我,我很高興”。他還能用qq聊天、給電腦重裝系統等。“我只教過他用拼音打出來自己的名字,其余都是他自己學會的,現在輪到他教我電腦了。”李傳杰的父親李慶久驕傲地說。
生活再苦,李慶久夫婦也從來沒想過放棄孩子。傳杰的媽媽在家鄉打工,一個月能掙兩千多塊,姐姐在上海打工,兩個人每月各給他們父子寄來一千元,供他們在北京治療期間吃住。
談到這么多年的辛苦,李慶九眼眶不由得濕了,哽咽著:“太苦了,為孩子的病,家里花了所有的積蓄。我從來就沒想過把孩子交給社會,給社會增加負擔。”
2012年4月30日,李傳杰第一次登上央視七套的舞臺演奏,他用堅強的意志和悅耳的琴聲感動了全場嘉賓。“我希望有朝一日實現音樂夢想,靠自己的努力養活一家人。有機會我想去美國、奧地利維也納和意大利參加音樂節,展示自己的才藝……”傳杰正沿著他的音樂夢想一步步往前走著。
2013年4月25日,傳杰來到現在的這家醫院,醫院愿意免費提供病房和針灸治療。院長石青勝說,根據對傳杰的血液檢查和核磁檢查,通過兩到三次的干細胞治療,他的肌肉功能已有所恢復,很快就要給他進行干細胞治療。“孩子用行動創造了奇跡,用堅強和樂觀感染了那么多人,我們也希望能回報給他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