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人藝大戲《鹵煮》要“封箱” 小崔捧場感動流淚

2013-10-06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2006年,崔永元在人藝實驗劇場看黃盈導演的新京味戲《棗樹》時,曾經感動得邊看邊抹眼淚。前些日子,小崔在北京晚報上看到黃盈的另一部京味戲《鹵煮》要“封箱”演出的消息,便打定主意一定要去捧場。昨晚,在解放軍歌劇院,7年前的一幕再次上演,這一次小崔又落淚了。

    昨晚,解放軍歌劇院劇場座無虛席,連前排的加座都坐滿了觀眾。一位叫邊寧的北京姑娘上一輪《鹵煮》演出時就曾看過戲,這一次又特意拉著朋友們一起買了最貴的票。平日就喜歡組織朋友們一起集體看戲的演員孟丹楓也曾看過《鹵煮》,這一次又和一群朋友們相約買票來看戲。演員辛柏青、王一楠也都來了。王一楠看完戲后還在微博中寫道:“又去看了《鹵煮》,又看哭了,又叫好了!還是把手拍紅了!真誠真可愛!看演出時沈佳妮跟我說想吃鹵煮了!我說我是因為看了這個戲才去吃的,以前一次沒吃過!只因一個戲愛上了鹵煮!深愛!”坐在觀眾席六排六座的崔永元則是含淚看完了戲。

    《鹵煮》首演于2009年,此前在京演過兩輪,都是在人藝小劇場;這一次來到解放軍歌劇院,完全是按照一出大戲的規模演出的。而這出演員人數接近30人,歷史年代前后跨越三十年的話劇,也確實稱得上是一出大戲。雖然換到了大劇場,但這出民間話劇依然票房爆滿,兩場演出門票迅速售罄,臨時加演一場也一票難求。其中有不少觀眾都是曾經看過《鹵煮》,這次聽說該劇要“封箱”演出,又特意來看第二遍、第三遍的。

    “非常好!比當年的《棗樹》成熟多了!”演出結束,崔永元一見到導演黃盈就立刻表達自己的感受,“整個戲劇寫得很好,老掌柜也演得好。但有些人物的表演風格和整個戲的寫實風格不太統一,有些夸張。其實不用故意夸張讓觀眾發笑,就寫實地演,依然會打動觀眾的。”

    在劇中扮演老掌柜閨女何燕兒的呂彥妮本職工作是媒體人,她好奇地問崔永元有沒有被打動?小崔說:“我一直在流淚。因為這些事我都經歷過,就像劇中那個心理學博士說的,一直在懷舊。”

    崔永元還笑道:“我最像戲里面那個傻心理學家,天天瞎分析,琢磨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確實說得很對,很到位。有的時候你說不明白是什么樣的情感,但它就是能打動你。”黃盈導演立刻拉過在戲中扮演心理學博士的王博說:“他真的是學心理學的,而且演這個戲的四年時間里,已經從碩士真的讀到了博士,現在已經是老師了!”

    小崔被全劇組成員簇擁著來到舞臺上合影,他站在臺上百年鹵煮老店的灶臺邊,拿起了大勺和藍邊大碗,一邊表演起從大鍋里盛鹵煮的動作,一邊給在劇中扮演何記鹵煮第五代傳人小孫子的演員說起戲來;搞得其他演員也都忍不住想拿起碗,讓這有模有樣的“崔掌柜”給盛上一碗。

    小崔對劇中每位演員的表演都看得非常仔細,就連只有幾句臺詞的龍套演員的表演細節都不放過。他指出戲中從國外長大滿嘴英文的臺灣男孩,說話時不應該出現拿筷子指著別人這種情況,“而且筷子也不應該使得太利索”。他說這些小細節也應該注意,“再調整調整會更好!”

    小崔希望這出因為演員眾多并且大多都是非職業演員而決定“封箱”的話劇以后能夠繼續演下去,但導演黃盈有點為難:“演員們都各有各的工作,湊在一起太難!而且全劇組四十多人,成本太高,在現在這樣的環境里演出,算起賬來太不合算了!”小崔對此答道:“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算賬的。”并熱情地給《鹵煮》總結八個字:“絕對小吃,真正大戲!”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