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小升初政策昨天(28日)敲定,今年的升學政策主要有三大變化,這些改變旨在特長招生和推優派位中更加體現“全員受益”的教育公平原則。
根據市教委要求,各區縣禁止在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中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測試和面試選拔學生,嚴禁將各種競賽成績、獎勵證書作為入學依據。今年海淀區在入學工作中全面淡化競賽成績和獎勵證書的作用。
在特長生招生中,以往通常要求學生獲得競賽獎項或證書才有參加特長生招生的資格,今年則不再對“證書”做特別要求。只要學生認為自己有特長,就可以申請參加特長招生,再由學生所在小學進行審批推薦。
有校長分析,特長生認定標準的變化,是為了讓更多孩子有機會參加特長錄取,展示自己的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但可以預見今年參加特長招生的學生會多于往年,而學校的篩選工作也將更加艱巨。
今年海淀小升初將把“特長招生”提前到推優之前進行。業內人士分析,這一變化的原因是今年啟動統一的信息系統之后,小升初入學工作時間更加集中,過程比往年縮短,各校先招特長生可以使時間安排更緊湊。對于學生來說,先參加特長招生再參加推優和大派位可以讓學生和家長更加謹慎。例如特長招生如果沒有被心儀的學校錄取,那么在推優派位填報志愿時,學生就要考慮自己的情況,盡量填寫有把握的學校,增加錄取機會。這樣同時也會讓招生學校減少名額的浪費。
據悉,根據市教委要求,今年海淀區也將降低特長生的招生比例。
在推優生的賦值標準上,今年也有變化。去年的賦值標準包括榮譽稱號(市三好、區三好、金銀帆獎等);素質發展評價;科技藝術體育獲獎情況;學生干部崗位等四大部分。而今年根據規定,推優工作取消各項獲獎加分。同時因為今年海淀沒有進行六年級學業水平統測,所以學業成績將參考學生高年級的幾次期末成績。另據了解,今年的推優比例也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