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昨晚(5月31日)12時,隨著北京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信息采集通道的關閉,為期一個月的小學入學信息集中采集工作宣告結束。來自市教委的統計數字顯 示,截止到昨晚12時,共有160575人參加小學入學信息采集。未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將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回戶籍地就讀。
近年來,本市已進入小學入學高峰期,小學階段生源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2010-2011學年度小學入學人數為11.4萬 人,2013-2014學年度小學入學人數達16.6萬人,京籍學生、非京籍學生數量都有明顯的增加,預計未來本市小學入學人數仍將持續增長,單獨二胎的 政策實施之后,增速還將加大。記者從市教委了解到,各區縣針對義務教育入學“高峰”的到來,采取多種形式擴大資源供給總量,但在一些區域學位緊張和班額增 大的趨勢客觀存在,需要加強學校的布局規劃和建設,同時對入學需求進行預測和引導,逐步緩解入學壓力。
為保障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就近入學接受義務教育,便于家長咨詢和操作,今年本市從5月1日至31日期間進行了集中信息采集。此舉既是為預測適齡 兒童入學數量和分布,做好入學服務,也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規范入學流程的一種方式,以保障公正、公開。按照北京市中小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北京市中小學管 理信息系統將依據小學和初中入學服務系統建立新生學籍。不參加學齡人口信息采集不能建立學籍,無法正常入學。
截至昨晚12時,全市學齡人口信息采集總計160575人。市教委表示,此次集中信息采集結束后,各區縣教委仍然提供入學咨詢和相關服務。符合 入學條件的適齡兒童家長仍可以到區縣教委小學入學服務窗口辦理相關手續。不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入學,按照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關于做好無學籍流動學生管理 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司函〔2014〕32號)要求,學生在流入地不具備入學資格的,盡快回戶籍地就讀,戶籍地學校必須依法接收并建立學籍,戶籍所在地政 府有責任接收回鄉就讀的學生。
對已通過信息采集的適齡兒童,家長可先打印出信息采集表,在6月中旬左右,按照入學學校的登記時間攜帶相應證明材料,到學校進行審核登記。預計在7月初,系統將通過網絡平臺和短信的方式告知適齡兒童家長是否被學校接收。
高考無人獲品德加分
針對近日媒體關于北京高考錄取今年新增思想品德加分政策的報道,市教委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該政策不是北京今年新增政策,北京今年沒有學生獲此加分,近十年高考也無考生獲得此項加分。
據介紹,“思想品德突出”加分政策實施以來,北京執行嚴格的審核標準,具體程序為:中學推薦,市教委核準,市招生考試委員會批準。因資格審核嚴格,近十年來北京高考無考生獲得此項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