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南京青奧會精彩開幕,賽事17日將全面展開。與奧運會相比,青奧會參賽運動員年齡為15—18周歲,賽事規模也小得多,但青奧會在賽制上力求創 新,不少項目的比賽是選手跨國家(地區)組隊的男女混合團體賽,可以讓運動員參加更多比賽,享受更多體育的快樂。可以說,賽制創新是本屆青奧會的一大亮 點,這讓青奧會成為不折不扣的“青春盛會、歡樂派對”。
17個項目設混合團體賽
本屆青奧會設28個大項、222個小項,比上屆增加2個大項、21個小項。為鼓勵來自全球各地的運動員之間進行協作、交流,組委會在田徑、游泳 等15個大項中設置了17個跨國家(地區)組隊的混合團體小項,如射擊10米氣步槍混合國際團體賽、網球混雙比賽、跳水3米板和10米臺混合國際團體賽 等。
在這些項目上,運動員不分國籍、不分性別,而是根據運動員排名賽成績進行組隊,如射箭混合國際團體賽,由男子排名賽第1名與女子排名賽第32名配對參賽、男子第2與女子第31配對參賽,依此類推。
南京首創體育實驗室
為讓非奧項目吸引更多青少年,組委會按照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提議設立了“南京2014體育實驗室”。該實驗室位于南京江心洲魚嘴濕地公園內,將進行武術、攀巖、輪滑和滑板項目比賽。
這4個項目特點不一,但參與人群均極為廣泛。武術是中國的國術,集競技和健身功能于一體;攀巖是登山運動的一項基本技能,極富刺激性和挑戰性,風靡全球;輪滑是融合時尚、競技、藝術元素的青春運動;作為不少都市青年喜愛的時尚運動,滑板能鍛煉創造力和控制力。
高爾夫橄欖球重返奧運
2009年,國際奧委會經投票決定,高爾夫和橄欖球(7人制)兩個項目重返奧運大家庭,成為2016年和2020年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高爾夫曾在1900年和1904年的奧運會上亮相,橄欖球(15人制)最近一次出現在奧運會上還要追溯至1924年。
盡管兩年后的巴西奧運會才能看到這兩個項目的最高水平奧運選手參賽,但其回歸奧運大家庭后的“首演”卻是在本屆青奧會。共有64名選手報名參加高爾夫比賽,其中包括17歲的中國小將竇澤成;7人制橄欖球項目有男、女各6支隊伍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