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教育部:劃出對高校教師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

2014-10-11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教育部9日發布的《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中明確:建立健全高校教師違反師德行為的懲處機制,劃出 對高校教師具有警示教育意義的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并建立問責機制,對教師嚴重違反師德行為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追究高校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意見指出,建立健全教育、宣傳、考核、監督、激勵和懲處相結合的高校師德建設六大長效機制。創新師德教育,引導教師樹立崇高理想;加強師德 宣傳,培育重德養德良好風尚;健全師德考核,促進教師提高自身修養;強化師德監督,有效防止師德失范行為;注重師德激勵,引導教師提升精神境界;嚴格師德 懲處,發揮制度規范約束作用。

    意見指出,“紅七條”包含損害國家利益,損害學生和學校合法權益的行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虛 作假、抄襲剽竊、篡改侵吞他人學術成果、違規使用科研經費以及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影響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在招生、考試、學生推優、保 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學生及家長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等財物;對學生實施性騷擾或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系;其他違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 的行為。高校教師有違反“紅七條”情形的,依法依規分別給予相應處分。

    意見強調,高校是師德建設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人是師德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并明確牽頭部門,由相關責任部門組成師德建設委員會,建立一崗雙 責的責任追究機制。高校主管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負責師德建設,并落實具體職能機構和人員,完善師德建設督導評估制度,不斷加大督導檢查力度。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