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0日,單霽翔帶領媒體記者參觀故宮御花園新恢復的水法景觀。
今年十一黃金周,故宮總共接待游客64.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的71.4萬人次驟降9.2%。其中10月2日高峰客流量為14.4萬人次,相比 前年的18.2萬人次和去年的17.5萬人次也有大幅下降。這是故宮繼2003年“非典”之后,首次實現游客同比“驟降”。這意味著故宮背負的“文保”和 “旅游”這一對深刻矛盾出現破冰跡象。
明年,故宮博物院將迎來90歲生日。除了開放游客期待已久的西部區域“女性世界”,從東華門至午門段城墻也將在明年對游客開放。“未來一年將是故宮忙碌的一年。”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日前在接受京華時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90年院慶
東華門至午門城墻明年對外開放
京華時報:明年就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故宮將如何迎接90“大壽”?會大操大辦嗎?那時候的故宮將會是什么樣的?
單霽翔:2015年故宮博物院將迎來90年院慶,但是我們不準備舉辦紀念活動,更不會大操大辦搞慶祝,而是將為觀眾服務的文化活動貫穿全年。首 先要擴大開放面積,開放區域將由目前的52%達到65%,屆時擬開放4個新的參觀區域。二是舉辦系列展覽活動,帶給觀眾更加震撼、完整的參觀體驗。
京華時報:新開放的區域有哪些進展?
單霽翔:首先將開放慈寧宮、慈寧花園和壽康宮所在的西部區域。慈寧宮設為雕塑館,慈寧花園和壽康宮則為原狀陳列,還原古建筑的歷史風貌。故宮西 部地區過去稱作女性的世界,是太后、太妃、嬪妃集中生活的地方,建院以來從未開放過,因此比較神秘。這個區域實際上準確地說是“退休女性的世界”。宮中女 性時間充裕,所以這里花園多、佛堂多。故宮70多座佛堂,其中相當一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區。
京華時報:您上任之初曾承諾過觀眾可以登上故宮城墻游覽,明年能實現嗎?
單霽翔:目前故宮東華門保護修繕工程已經竣工,今后將調整為故宮博物院古建筑館,專門展示壯美的古代建筑群和精美的古建文物藏品。人們還可以登 上東華門城樓觀賞故宮古建筑群,并開放一段城墻,使觀眾能夠從東華門城樓出發,沿著城墻向南參觀,經過東南角樓向西到達午門雁翅樓展廳,這樣大約可以參觀 紫禁城1/6的城墻,使觀眾獲得難得的文化體驗。以往人們只能遠眺欣賞精美絕倫的紫禁城角樓,將來可以近距離觀賞這一經典文物建筑,還可以進入內部仔細參 觀,并觀看我們新制作的虛擬現實作品《角樓》。
京華時報:午門雁翅樓最近已經修繕完成,什么時候能與觀眾見面?
單霽翔:明年觀眾就可置身午門雁翅樓領略大型宮廷展覽。現有午門展廳已經成為故宮博物院與國際博物館界重要的交流與展示平臺,整體改造完成后的 東、西雁翅樓展廳將與午門展廳組合成故宮博物院面積最大、功能最全、規格最高的現代化展區,以2800平方米的大型展覽空間,滿足多門類文物大規模展示的 不同需求。這將是世界上最為獨特的博物館展廳,居高臨下,氣宇軒昂。古代建筑外觀將完全保持原貌,內部則是既具有宮殿建筑氛圍,又擁有現代展覽設施魅力的 空間。明年,當故宮博物院迎來90周年院慶的時候,午門雁翅樓展廳將氣勢恢弘地展出“萬壽慶典”展。
京華時報:端門是游客參觀故宮博物院的第一站,將如何給游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單霽翔:我們打算將端門建成一座數字展廳,將傳統建筑和數字技術融合起來,采用直觀、親和、時尚的數字展示手段,使觀眾對故宮博物院有較為清晰 和深刻的“第一印象”。同時,使觀眾用最短的時間了解到故宮博物院的基本信息,并且在這里獲取即將開始的博物館之旅所必需的參觀輔助服務。端門是“數字故 宮”的建設成果展示基地,故宮博物院用現代技術記錄、保護、研究古建筑和文物藏品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都將在這里向社會公眾進行展示和匯報。
□博物館功能
讓觀眾有尊嚴體現在件件小事上
京華時報:故宮的工作中交織著很多“兩難”問題,您是如何看待和處理的?
單霽翔:我2012年年初來到故宮博物院,成為一名真正的“故宮人”。此后每一天的感受都是新鮮的、緊迫的、深刻的。在不斷的走訪、研究和實踐 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故宮博物院工作的細致、復雜和敏感。比如在推動“平安故宮”工程、全面消除院內安全隱患的努力中,我就深刻地感受到了“故宮人”的 付出和不易。深刻而多樣的“兩難”問題,需要“左顧右盼”,三思而后行,需要掌握其中的辯證關系。
京華時報:比如文保和旅游接待這個“兩難”,您是如何看待的?
單霽翔:首先,故宮博物院作為文化身份多重的世界文化遺產和中國古代文物博物館,經歷了600年風雨,宏偉的古建筑群和數量巨大的文物藏品需要不斷得到最為嚴格和細心的保護,需要保護它們的尊嚴。
持續7年的大規模藏品清理工作,使故宮博物院的館藏文物數量從100萬件,增加到180余萬件,每一件實物和目錄準確對應,第一次向國家、向社 會交上一份翔實、準確的文物賬目;歷時十多年的故宮古建筑整體修繕工程,從午門到神武門,包括太和殿在內,這是在堅持每天開放的情況下進行的大規模修繕, 讓絕大多數古建筑保持健康的狀態;2013年開始試行周一半天閉館,到今年正式實行周一全天閉館,讓“連軸轉”的紫禁城和文物獲得了難得的喘息時間,大量 的建筑維護和展廳文物保養工作在閉館日緊鑼密鼓地展開;2013年4月獲批的“平安故宮”工程,針對故宮博物院目前亟待解決的七大安全隱患,七大項目已經 全面啟動,每個階段性成果的收獲,無疑為故宮博物院多添了一份安全,向“平安故宮”又邁進了一步。還有每天都在進行的古建筑歲修、零修,文物展品的保養、 維護和修復等工作,都是為了保護好珍貴的文化遺產,讓紫禁城和院藏文物保持健康狀態,維護它們應有的尊嚴。
京華時報:長期以來,博物館的理念便是以物為主體,將文物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您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單霽翔:故宮博物院作為重要的歷史文化場所,不僅要關注文物保護,更應關注觀眾的需求,注重公益性和人性化的細節設計,讓觀眾有尊嚴。進入新時 期,博物館人和社會公眾對博物館的要求都有了變化,博物館不但要以物為主體,也要以人為主體。博物館應該通過藏品為人服務,其存在的理由和努力的方向都是 為人和社會的發展服務。讓觀眾“有尊嚴”體現在一樁樁一件件小事上。譬如旺季增加洗手間特別是女性洗手間的數量;通過科學研究增加對文物建筑無害的照明, 觀眾就不需要把臉貼在玻璃上觀察文物了;還譬如增加開放區域的座椅,不讓觀眾席地而坐。還有觀眾服務中心的設立、售票和安檢服務的提升、文化產品的研發和 推廣等等,都是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讓觀眾更加舒適、有尊嚴地參觀,獲得更加深刻的文化體驗。
□票務改革
明年再次試行單日游客分流措施
京華時報:我們注意到,與以往相比,故宮現在與媒體的溝通很順暢,作為全媒體時代的故宮博物院院長,您如何看待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媒體素養?
單霽翔:故宮是大家的故宮,故宮的管理不僅是故宮博物院全體職工的事情,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心和支持。事實上,輿論監督可以及時幫助我們發現 和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我們會創造良好的條件,主動增強故宮工作的透明性、公開性,讓社會更多了解故宮,多一份了解,就多一份理解。 2014年以來,根據“平安故宮”工程的要求,故宮博物院按月召開新聞發布會,將故宮近期的重大工作以及所面臨的困難向媒體和公眾告知,這不僅是在探索開 放的辦院理念,更是保障了社會公眾對故宮的監督權,也很好地提升了故宮博物院的大眾形象。我認為,作為向公眾提供服務的各類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都應當不斷 增加信息公開、透明的水平,鼓勵社會監督、媒體監督,一方面促進自身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也能夠傳遞更多正能量,推動各項工作的進展。
京華時報:今年黃金周的這些數字,無論對于文保還是游客的參觀秩序來說,都是一個大的突破吧?
單霽翔:是的,近年來,故宮博物院每年接待游客數量都在千萬人次以上,而且不斷攀升,給故宮博物院的服務接待和安全保障帶來極大壓力。2012 年參觀故宮的人數突破1500萬人次,比盧浮宮、大英博物館等世界級博物館都高出數百萬人次,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這讓近600歲 “高齡”的紫禁城和館藏歷代珍寶承受著巨大的安全壓力。故宮既是北京的,也是全國的,還是世界的;故宮既是過去的,也是今天的,還是未來的。故宮從歷史中 走來,還要健康地走向未來。
京華時報:故宮開展的系列票務改革收效如何?
單霽翔:中秋節后,故宮博物院首次試行單日內分流措施暫告結束。據統計,在試行的三天內(9月12日至14日),通過網絡預約“特定時段優惠 票”的數量分別為1083、3338、4561張,共計8982張。在這一優惠政策的帶動下,三天通過網絡預約各類故宮門票的總數也達到了1950、 4609、5925張,共計12484張,其中“特定時段優惠票”占七成之多。雖然對于目前故宮博物院每日四五萬的客流量來說,這個數量并不算大,但是與 去年同期每天400多張的網絡預售票相比,這三天網絡預售門票總數比去年那三天網絡預售門票總量的十倍還要多。對網絡預約購票的宣傳和普及來說,此次試行 已經達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此次試行分流的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方便了游客參觀,二是培養了網上購票意識,三是檢驗了新的驗票系統,四是在一 定程度上緩解了觀眾壓力,五是各項應對預案得到了實踐檢驗。
基于此次試行的效果,故宮博物院計劃明年清明小長假期間再次試行單日內分流措施,并最終根據兩次試行的效果,以及新的售檢票系統運行情況進一步加強研究、實踐,及時調整方案,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單日內分流方案。
□去商業化
關閉商鋪讓御花園回歸園林之美
京華時報:您提到要“去現代化”“去商業化”,比如故宮里的商店在減少,一些外租空間被收回,這是否會減少盈利,內部員工有沒有抵觸情緒?
單霽翔:故宮博物院對院內分布不合理的商鋪進行了整合調整,其目的是為了維護參觀環境,恢復文物和古建筑群原貌,讓觀眾更有尊嚴地參觀博物院。
以御花園為例,這可是宮廷古典園林的杰出代表。然而在客流高峰時段,這里卻成為故宮博物院中最大的“堵點”之一,摩肩接踵參觀的游客、聚集蹲坐 用餐的場面嚴重影響參觀的氛圍,更會對故宮這一世界文化遺產造成損害。為徹底解決御花園現狀,整體提升景觀效果和參觀環境,保證古建筑安全、文物安全和觀 眾安全,故宮博物院決定園內不再售賣各種飲食。撤除御花園內售賣食品的商鋪,重新進行整體規劃,為觀眾提供具有故宮特色的文化產品,提升御花園的文化氛 圍,回歸古典園林之美。今后將觀眾休息場所由御花園內南移至坤寧門東西兩側區域,提供更為優質周到的服務,并增設免費無線網絡,觀眾不但可以在這里短時休 息,而且還可以通過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等信息平臺,了解更為豐富的參觀信息。
可見,我們的工作并不是單純地減少商鋪,而是將以前由于種種原因分布不合理的商鋪進行整合管理。故宮博物院計劃在神武門內東西兩側和端門廣場辟出專門區域設置故宮商店,為觀眾提供綜合服務,展出和經營具有故宮特色的文化產品。
京華時報:您上任后,故宮進行了多項改革,比如禁煙、禁車等等,公眾感覺到故宮在行動,也看得見故宮的努力。請問開展這些改革的背后,是否有阻力,如何克服的?
單霽翔:但凡改革,必有阻力。尤其對于故宮博物院這樣一個觀眾數量極大、觀眾成分極其復雜的博物院而言,要落實“禁煙”,要治理隨地亂扔垃圾,就會遇到更多的困難。但是故宮在上述改革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與故宮人的全面參與支持以及故宮人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有關。
以“禁煙”為例,在故宮博物院正式實行“全面禁煙”后,故宮博物院全體員工、在院合作單位和個人首先進行自我約束,無論室內室外,不分開放區與 工作區,一律禁止吸煙,對違反規定的人員將進行嚴格處罰,并通報全院。對駐院單位也提前進行了告知和提醒,要求配合故宮禁煙工作。這項措施實行效果良好, 全體故宮人自覺遵守,也為之后更加全面徹底的“禁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從2013年8月14日起,故宮博物院將打火機等火種納入安檢范圍,在之后的20天內收到打火機20萬個。正是通過以身作則和嚴格落實規章制 度,在院內開放路線檢查時,工作人員都發現地上的煙頭確實少了很多,現在要想在故宮里撿到煙頭已經變成一件困難的事情了。所以正是科學的規章制度、嚴格的 執行力度和全體員工的通力支持,幫助故宮博物院克服阻力,得以順利推行各項改革措施。
京華時報:這種“媒體觀”的效果如何?
單霽翔:“故宮人”有問必答、媒體如實報道,這種相互間的坦誠相待,促成了故宮信息和文化的快速廣泛傳播,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在大眾心中生根發 芽。比如,今年十一黃金周,故宮博物院順利完成了接待任務,整個黃金周接待人數共計64.8萬人次,比2013年同期驟降9.2%。10月2日是客流高峰 日,和前年的18.2萬人次、去年的17.5萬人次相比,今年也有大幅下降,當天客流只有14.4萬人次。這樣理想的數據離不開媒體的呼吁與宣傳。另一個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近來故宮博物院為了緩解客流壓力提出的限流分流方案,“特定時段優惠票價”的試行,在各位媒體朋友的見證下獲得了預期效果,這些都離不 開媒體長期以來對故宮的關心,對文物保護事業獻計獻策的不遺余力。
□最大難題
頭疼周邊游商黑導游等安全隱患
京華時報:您現在面臨的難題是什么?
單霽翔:我現在有三大難題:院內觀眾安全隱患、觀眾數量不斷攀升帶來的安全隱患,以及最頭疼的故宮周邊安全隱患。特別是非法“一日游”攬客、黑 導游、無照游商等違法行為,長期活躍在故宮博物院各個角落,與保安人員“捉迷藏”、“打游擊”,更有人拉幫結伙、團伙作案,對觀眾強買強賣,甚至人身威 脅,這種惡行屢禁不止,已經嚴重擾亂了故宮博物院正常的參觀秩序。故宮周邊更有黑導游、“黃牛”、無照游商、黑車、流浪拾荒者、乞討人員等長期聚集,占據 周邊道路,強行兜售,引起游客極大反感,嚴重影響了故宮周邊的參觀秩序和觀眾安全。由于治安力量有限,治理力量和力度難以持續,有時也受到工商、城管、公 安等職能部門治理管轄范圍和職權的限制,一直以來沒有對以上現象形成有效的打擊和震懾,“打擊、反彈、再打擊、再反彈”成為常態。在這里我再次呼吁周邊區 域相關管理部門應該聯合執法、加強執法,多管齊下徹底清除各類安全隱患,讓這片“首善之區”保持干凈、安全、舒適的文化環境與氛圍,讓古建筑和觀眾能夠保 證“平安”與尊嚴。
京華時報:作為現任故宮博物院的“看門人”,您對故宮人有何評價?
單霽翔:關于故宮人與故宮精神這一問題,故宮博物院前任院長鄭欣淼先生曾有過很精到的表述,我十分同意他的講法。他將故宮人的核心價值理念概括 為:典守珍護、敬業奉獻、弘揚服務、開放創新、奮發和諧。以我親身的體會來看,早在來故宮之前,我在國家文物局的時候就聽說,故宮人“神經質”,經常下班 路上因為鑰匙還了沒有、燈關了沒有之類拿不準的事兒重新返回單位,確認沒事兒了再走。故宮關于安全保衛的制度有幾十個,專門印刷了一個單行本,保衛人員人 手一冊,小到鑰匙和鎖封的領用也有專門的規章。從這些都可以看出故宮人對于文物安全的嚴謹態度。
故宮是一部百科全書,也是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在這里有學不完的知識和學問。我所接觸的每一位故宮人,對于故宮的可持續發展都有著熱盼和為之做出貢獻的強烈愿望,對于故宮的未來發展都有著期待和信心。每當看到和聽到這些,都感到十分欣慰,備受鼓舞。
面對故宮這處有著600年歷史的文化瑰寶,面對故宮博物院這座有著近90年歷史的文化圣地,必須心懷敬意地加以研究。
■新聞鏈接
故宮90周年院慶呈上11場精彩展覽
1“普天同慶——清代萬壽慶典展”時間:2015年9月22日起地點:午門展廳及東西雁翅樓
2 故宮藏老照片特展時間:2015年5月1日起地點:神武門展廳
3 紫禁城宮殿建筑藝術展時間:2015年9月22日起地點:東華門城樓
4 雕塑館開放時間:2015年5月31日起地點:慈寧宮
5 《石渠寶笈》著錄書畫精品展時間:2015年9月5日至11月4日地點:武英殿
6 “平安故宮”工程文物修復成果展時間:2015年9月-11月地點:神武門展廳
7 故宮博物院數字博物館開放時間:2015年10月起地點:端門展廳
8 壽康宮原狀陳列及主題展覽時間:2015年8月15日起地點:壽康宮
9 清淡含蓄—故宮博物院汝窯瓷器展時間:2015年9月29日起地點:延禧宮
10 慈寧宮花園開放時間:2015年8月15日起地點:慈寧宮花園
11 民國時期出版物展時間:2015年10月起地點:武英殿配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