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中小學學科改進意見今天起正式實施,部分中小學已開始改進語文教學的內容和方式。據記者了解,年底前,市教委將出臺具體的學科改進指導方案,具體安排課時、教學內容的改進。
本月13日,市教委正式發布中小學語文、英語以及初中科學類學科教學改進意見。依據意見,語文教學將增加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英語教學將加大聽說練習比重。同時,中小學校各學科平均應有不低于10%的課時用于開展校內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據了解,目前已有部分中小學開始改進語文等學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例如北航附中初二年級語文課開出“長征課堂”。將教材中的《七律 長征》、《長征組歌》、《草》和電視劇《長征》的劇本(節選)等內容打包教學。據介紹,以往授課時,由于這些內容涉及的知識比較復雜,語文教師講起來有些 “糾結”。現在,“長征課堂”打通不同學科和年級,打包教學,幫助學生深刻地了解和理解長征精神。
東城區和平里一小語文教師趙瀛最近正在給六年級學生教授課文《這片土地是神圣的》,這是印第安人首領西雅圖的一篇演講稿,表達了對故土的眷 戀。由于印第安距離學生太過遙遠,趙瀛就引導孩子們關注北京,在講到“善待河水”時,老師就讓孩子們了解北京缺水的現實以及南水北調的艱辛;當講到“照管 空氣”時,老師就和學生們說起了“霧霾”,讓學生們了解清潔空氣的重要。
109中學小學部則增加了古詩文的內容,甚至獨創一套古詩操,幫助學生背誦古詩。北京實驗二小、海淀實驗小學、和平里一小、育英學校等一批 中小學也都在教學中加大國學經典文化的內容,尤其在語文教學中,增加古詩詞、漢字書法、楹聯等內容,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古今文學名著,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首 都師范大學附中則將改變以往興趣小組開展科技活動的方式,計劃將科技活動納入課表。
據記者了解,年底前本市將出臺的學科改進指導方案涉及課程、課時安排等具體內容,突出語文英語閱讀、傳統文化拓展、社會大課堂實踐、科學及綜合實踐活動的觀摩、模擬、體驗和探究等。
小學生瘋狂背古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昨天,109中學教學觀摩會上,該校小學部的孩子們手舞足蹈,瘋狂背古詩,給參加會議的260多名教育工作者留下深刻印象。
孩子們都是109中學小學部的二年級學生,為方便孩子記憶,學校獨創了一套古詩操。去年一年,孩子們做著操,竟輕松背下了70首古詩和10篇古文。校長劉炳輝計劃將二年級古詩背誦篇目增至80首,之后每年逐漸增加,孩子們小學畢業時能背出10萬字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