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2014年,那些讓你大跌眼鏡的新聞“反轉劇”

2014-12-30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的全部,你聽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一些新聞事件,用一次次轉折充分演繹了這些道理。記者梳理了2014年的新聞“反轉劇”,讓人大跌眼鏡之外,卻有更多問題值得反思。

   “反轉劇”之一:獵殺豹貓

   【新聞回放】11月底,一組“雅魯藏布大峽谷獵殺白鶴豹貓”的圖片在網絡引發關注。隨后,廣西賓陽縣通報稱網傳男子懷抱“豹貓”圖片的當事人為賓陽縣賓州鎮恭村村委會下河村人黃某,懷抱的“豹貓”為家貓。

   【劇情反轉】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森林公安部門于12月公布網傳“獵殺豹貓”最終調查結果,改口稱黃某的確違法獵捕“豹貓”,并已給予相應處罰。黃某承 認,他知道“豹貓”屬于野生保護動物,之前他和弟弟在接受媒體采訪和縣森林公安局調查時,謊稱抱的是“家貓”,是因為擔心受到法律的處罰。

   【記者點評】從豹貓到家貓再到豹貓,身份的一變再變,讓官方通報顯得有些尷尬。不管是否因黃某說謊而導致最初的通報有誤,弄清事實都應是相關部門的職責所在。有關部門的調查能力和責任心都有待加強,否則,“指鹿為馬”的事情恐怕還會發生。

   “反轉劇”之二:湘潭產婦

   【新聞回放】8月,《湖南一產婦死在手術臺主治醫生護士全體失蹤》的報道稱,湘潭縣婦幼保健醫院一名產婦因術后大出血不幸死亡,但醫院沒有及時告知家屬, 直到家屬踹開手術室大門,看到“妻子赤身裸體躺在手術臺,滿口鮮血,眼睛里還含著淚水,可卻再也沒有了呼吸”,而本應該在搶救的醫生和護士,卻全體失蹤。

   【劇情反轉】湘潭縣連發通報,否認醫護人員失蹤,稱為避免醫患沖突,醫護人員被安排在手術室值班室等待。湘潭縣婦幼保健院醫生發出說明稱,整個事件過程 中,院方積極搶救,進行了多次病情告知與溝通。患者死亡后,該院副院長與患方在手術室門口溝通,被圍攻。患方強行破門,沖入手術室,院方在已經完成尸體護 理的情況下撤出手術室。

   【記者點評】不管是湘潭產婦,還是手術室的自拍照片,近年來,許多涉及醫患關系的事件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在醫患關系劍拔弩張的今天,媒體和自媒體都 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告別“有罪推定”,以客觀理性的態度面對醫患事件,媒體自凈、自律亟待強化,讓本已脆弱的醫患關系少受到傷害。

   “反轉劇”之三:廣西楊六斤

   【新聞回放】6月,14歲的廣西男孩楊六斤被媒體報道,6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爺爺奶奶相續去世,每個星期從堂哥那里領10元生活費兼零花錢,常吃野 菜充饑。隨后,他被兩位愛心人士接到深圳資助其讀書。其堂哥、鎮政府干部、原學校校長來到深圳,執意要將其帶回,理由是需要他回去處理捐款等事務,引發 “搶人”風波。

   【劇情反轉】深圳康橋書院的兩名義工沒有辦理領養手續,也沒有為楊六斤辦理退學或轉學手續,僅提供了其中一名義工的身份證復印件,就把孩子帶到了深圳。6 月23日,在深圳康橋書院為楊六斤舉辦的送別會上,書院院長韓冀表示,通過溝通已經完全化解了誤會,如果經過體驗雙方能夠滿意,可以進一步洽談,辦正式的 手續就讀。

   【記者點評】楊六斤只是全國數萬事實孤兒的一個縮影,如果沒有被媒體報道,他很有可能還是和其他事實孤兒一樣,沒有監護人、無法接受教育、生存面臨難題。 楊六斤的命運轉折,更是給當地部門提了個醒,別只靠媒體報道,更應妥善照顧好本地的事實孤兒,建立完善的救助體系,明確監護人,才能避免楊六斤式的孤兒產 生。

   “反轉劇”之四:特權食堂

   【新聞回放】7月,一則“廈門大學女教授發公開信炮轟校長就餐特權”的消息在網上熱傳。該校會計系女教師謝靈指責,學校教工自助餐廳常常無菜可吃,而校長 出現時服務員馬上端出豐盛菜肴,“吃頓飯就吃出了階級差別”,并由此炮轟這體現了“廈大官本位的嚴重程度和對老師人格尊嚴的踐踏”。

   【劇情反轉】廈大校長朱崇實稱,他本人用餐時間并不規律,出差或公務活動的時候根本不在食堂就餐,而且他每次都刷卡消費,并不存在特殊待遇,并稱“他和廈 大將保留進一步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朱崇實還指出,早前已有教師舉報謝靈存在學術不端問題,據他了解,學校相關學術道德委員會正在就舉報問題進行審慎調 查。

   【記者點評】不管是校長“特權用餐”,還是教授“學術不端”,這些高校內的互相攻擊,都足夠吸引輿論的眼球。一方面,高校內部的監督溝通機制值得完善,需 加強學校、老師、學生的溝通機制。一方面,身為教育工作者,也更應該牢記教育部劃出的“六條紅線”,做好本職工作,言傳身教,提高教師自身能力和社會認同 感才是王道。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