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月來首次普遍降準 預計釋放6000億元流動性資金
央行昨日公告,決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2012年5月18日后,時隔32個月首次 普降存款準備金率。同時,這次普遍降準還與定向降準同步實施,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 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市場預測,此次降準共計將釋放約6000億元的流動性。
經濟下行促“央媽”降準
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
“沒有一點點防備,‘央媽’降準了。”“央媽這是春節前給股市發紅包嗎?!”時隔近3年首次降準,央行昨日“下班”時間放出的這條消息,讓金融界、股民乃至普通市民都高度關注。
“其實這次降準并不是很突然,經濟下行壓力確實在加大。”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經濟學院教授劉元春對記者說。他分析,從目前已公布的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農產品價格指數來看,一月份CPI指數估計又要創新低,通縮壓力日益逼近。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預測報告稱,2015年1月份CPI同比漲幅可能在0.9%左右,相比上月有明顯回落,同時也可能是自 2009年11月份以來再一次落入1%以內,將創下近五年以來的新低。此外,幾天前國家統計局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指數兩年來首次跌破榮枯線。這 一切都在表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巨大。
劉元春稱,央行此前已經采取了一系列微調預調措施。“這些都沒有從根本上扭轉目前的經濟下行壓力,說明貨幣政策在保持適度穩健的同時,微調預調力度需要全面調整了。”劉元春預測,如果未來經濟運行數據進一步走低,不排除進一步降息的可能。
預計新興行業將獲更多資金
據測算,按照2014年12月存款計算,此次統一下調準備金率將釋放近5868億流動性,加上定向降準,整體估計釋放流動性資金6000億元左右。無論對于金融界還是實體經濟領域,這一流動性都意義重大。
近一年來,商業銀行普遍面臨存款流失、負債管理趨緊、個別銀行甚至出現流動性不足情況,此次普遍降準有助于商業銀行更好管理負債和流動性。
至于降準釋放的可貸資金是否能夠真正流入到實體經濟,專家認為,這要取決于商業銀行自身的風險管理和信貸政策。“預計新興行業將獲得更多資金支持,傳統制造業、房地產業信貸資金依然趨緊,基礎設施重大項目有望獲得更多信貸支持。”農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兩次定向降準的基礎上,這次央行再度定向降準,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結構調整的能力,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
股市“及時雨”超預期
“除了有利于穩定經濟,降準對股票市場的下跌將起到有效的減緩作用。”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也認為,央行降準對當前震蕩調整的股市是及時雨,有利于大盤藍籌股引領指數再次反彈。
此次降準時間點大大早于預期,力度也比預期要大,業內人士分析,受益于貨幣政策趨于寬松,股債雙牛的市場行情有望延續。
從過往降準后的大盤表現上看,漲跌各半。分析機構評估,短期“上漲是肯定的,暴漲沒那么玄”,降準有利于股市中長期的上漲,但對股市的利好效果可能不如去年的降息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