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共話‘十三五’,同繪新藍圖”獲近千條建言

2015-04-26  來源: 北京晨報
[字體: ]

“共話‘十三五’,同繪新藍圖”自4月21日啟動后,公眾紛紛踴躍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截至本周五晚間,市發改委統計,共收到來自13個省市 公眾的近千條建言,最受關注的三個領域是城市管理、交通和環保,公眾的建言集中在社區管理、道路設置、綠化等方面,城市管理和民生方面的建言數量增長特別 快。

    外交部前大使王泰平一口氣為北京“十三五”提出57條建議,王泰平認為,北京經過30余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從“世界城市里的村莊”變成一個 通常意義上的世界大城市,今后的課題是如何在政治上提高影響力,經濟上提高競爭力,文化上提高吸引力,形象上提高親和力,生活上提高宜居性,市容上突出獨 特性,使北京成為東方最具魅力的世界城市。

    一位19歲開始當職業司機的市民曾參與了“十一五”、“十二五”規劃建言。此次,他建議在五環內的三甲醫院內或周邊、各公園內或周邊、繁華商業區附近和有條件的居民區,規劃出一批1000至2000平方米的地塊來,發展民間投資的小型自走式充電立體停車場。

    有建言人從交通緩堵和大氣環保的角度建議,提出實行遠程辦公。對于社會而言,每天通勤人員、車輛減少,可減少空氣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對于 企業而言,可縮減辦公空間、節約辦公成本;對于個人而言,在相對獨立的環境(家)中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緩解堵車造成的焦慮。

    有建言人則提出了特別具體的問題,市民程文龍建議應多借鑒北京磁器口四瓣花瓣形的路口設計,他認為這種“分流島”的設計,比到處建過街橋省錢,又能解決因路口太寬行人通過困難的問題。

    目前,北京正在請市民親手參與繪制北京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北京市“十三五”規劃編制公眾參與活動將持續到9月30日,在這5個多月里,公眾可通過網站、郵箱、微博、微信、電話、傳真、信件7種方式為北京未來5年發展建言獻策。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