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我國發現長“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

2015-05-04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日前在線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和臨沂大學鄭曉廷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報道了一種生活于約1.6億年前的具有類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代表我國學者在鳥類起源研究方向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

  據介紹,這種被命名為“奇翼龍”的小型恐龍屬于擅攀鳥龍類,有著短粗的頭,手部外側手指極長,尤其是其僵硬的羽毛呈絲狀,更接近原始羽毛。

  最奇特的是,在奇翼龍腕部發現了一個棒狀長骨結構,類似結構從來沒有在其他恐龍當中發現過,但卻在一些會飛的四足動物的腕部,或者肘部、踝部附 近存在,這些動物包括蝙蝠、翼龍和鼯鼠等,奇翼龍腕部的棒狀結構和日本鼯鼠腕部長著的棒狀結構尤其相像。在所有這些動物中,這種棒狀結構都支撐著翼膜,用 于飛行或者滑翔。在奇翼龍標本上,研究者確實也在棒狀結構和手指附近發現了殘缺翼膜。這意味著奇翼龍有著和鳥類及其恐龍近親完全不同的翅膀,它的翅膀像蝙 蝠和其他會飛的四足動物一樣,主要由翼膜構成。

研究者還無法確定奇翼龍是采用撲翼飛行、滑翔,還是二者兼具。徐星認為這是未來探索的一個重要方向,奇翼龍可能以滑翔為主,輔助以撲翼飛行。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