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頻頻因上市公司更名及更換主業而引發爭議。繼斥資約1億元購買28把紫砂壺遭質疑后,主營業務為電纜裝備制造的上市公司中超電纜27日發布更名公告,明確提出將轉型建設“壺聯網”。
多倫股份宣布擬更名為“匹凸匹”,主營酒店旅游的寶利來宣布更名為神州高鐵……上市公司頻換“馬甲”,究竟是真正轉型還是只為炒作股價?
跨業“轉型”僅靠改名追逐熱點?
近日,上市公司中超電纜宣布擬以約1億元收購28把紫砂壺。中超電纜27日回應稱,壺均由“壺藝泰斗”顧景舟創作,平均單價有較大升值空間。
同時,中超電纜還表示,為更好地反映公司業務發展戰略目標,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的要求,公司擬更名“中超控股”,其中明確提出“壺聯網”建設。公告宣稱,“壺聯網”是基于紫砂壺全息數字防偽技術、現代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建立的全產業鏈服務平臺。
此前,上市公司多倫股份宣布擬更名為“匹凸匹”轉型互聯網金融,也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在回復上交所問詢時,多倫股份承認轉型尚處于設想階段,一 無正式業務開展、二無人員配備、三無專業的可行性論證。公司宣稱的所謂轉型,只是控股股東多倫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域名www.p2p.com 特別授權給公司使用。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80多家上市公司變更證券名稱,最常見的是公司完成資產重組,變更主營業務或實際控制人后改變股票名稱。例如, 上市公司熊貓煙花的證券簡稱變更為“熊貓金控”,表示將由煙花生產企業轉型為金融公司;科冕木業改名為天神娛樂,宣稱從傳統行業轉型搶搭網游市場快車。這 些上市公司更名大多追逐互聯網、新材料、節能環保、教育、醫療等熱點行業或概念。
成本低廉“換馬甲”拉抬股價
事實上,成本低廉的“換馬甲”對拉抬股價確實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例如,百圓褲業更名“跨境通寶”,轉型跨境電子商務,股價持續上漲;軟件外包服務商海隆軟件更名“二三四五”,變身互聯網概念股,股價一路拉出多個漲停板。
例如,主營酒店旅游的寶利來宣布,公司更名為神州高鐵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進軍高鐵產業鏈,股價當日漲停;宜華地產此前宣布,現有名稱“不能概括公司的主要經營內容和未來發展戰略”,更名為“宜華健康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當日公司股價就漲停。
同花順網站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上市公司發布更名公告后,持股20天上漲概率達68.57%。
讓眾多股民質疑的是,這類沒有實質進展的更名拉抬股價是否違規?法律人士表示,根據目前規定,上市公司的股票簡稱由公司從其工商登記注冊的全稱 中自行選取,經董事會審議通過后,向交易所提交變更證券簡稱的書面申請,并說明理由,證券交易所作為自律監管機關則根據申請備案原則辦理。
“客觀上,有些上市公司更名的確是因主營業務變化自然而然改名,但更多是為了搶抱牛市熱點大腿,炒概念、制造想象空間、拉抬股價,利好股東。”天相顧投董事長兼總經理林義相說,如果沒有實際業務支撐,這樣的股價上漲很難持續。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一些上市公司更名后股價大幅上漲,但盈利能力低下的狀況并未獲得有效改善。例如,上市公司湘鄂情宣稱因與中科院合作而改名中 科云網,短短8個交易日漲幅超過六成。但涉足大數據業務未能助其扭虧為盈,因“ST湘鄂債”4月初出現本金違約,中科云網甚至面臨退市危機。
隨意更名行為亟待約束規范
專家認為,個別公司更名背后藏有貓膩或涉及利益沖動,投資者應警惕大股東通過更名拉高股價后出貨的風險。
事實上,熱衷轉型紫砂壺行業的中科電纜也在公告中承認,由于數量多、價格高、流動性差,紫砂壺有難以出售的風險。“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上市公司 原先所在的行業不是熱點領域,股價一直低迷,大股東為了套現,會通過收購或其他方式,進入一個熱門領域,提升公司的關注度,進而吸引資金進入,抬高股價, 達到套現的目的。”中國人民大學證券與金融研究所教授顧雷說。
市場人士指出,A股整體上漲時往往是隨意更名的高發期,甚至出現“金融股火了就有大量個股宣布向金融轉型,互聯網火了也有一批公司宣布‘觸 網’”的現象。但由于目前監管機構、交易場所對更名的約束較少,即使引發市場爭議,也不過是發出問詢函。事后上市公司只要簡稱更名轉型有依據,更名就往往 被放行。
上海華榮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許峰指出,上市公司作為各行各業的代表,其主營業務應當具有一定穩定性。更名的無節制,不僅反映了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機制方面的制度性缺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正是內幕交易、操縱市場、操縱股價行為借機泛濫的表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