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全球35%金融機構將人民幣作為對華支付貨幣

2015-06-30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國際資金清算機構“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5月底,全球共有35%的金融機構將人民幣作為與中國的支付貨幣,這一比率較2013年5月增加6個百分點。

    成立于1973年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英文簡稱SWIFT,是國際金融行業的合作組織,為全球金融機構的跨境業務提供報文與接口服務。如今全球15個離岸人民幣中心均通過SWIFT系統完成跨境人民幣結算。

    SWIFT的報告指出,將2015年5月的全球人民幣支付數據與2013年5月相對比可以發現,全球將人民幣作為支付貨幣的金融機構數量大幅增加。

    就對華支付結算的業務而言,美洲地區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的比率大幅增加10個百分點至37%;亞太地區金融機構采用人民幣的比率由兩年前的33%增加至37%。在歐洲,人民幣支付在金融機構的使用率為33%,在非洲和中東則為28%。

    SWIFT亞太地區支付業務主管邁克爾·穆恩(Michael。停铮铮睿┍硎,上述數字意味著,全球銀行業將對中國即將推出的人民幣跨境 支付系統(CIPS)感興趣。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中國2012年以來積極開發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SWIFT曾多次表示愿與中方共同推動CIPS的建 立。

    2015年5月,全球人民幣的支付總量占全球貨幣支付總量的2.18%,仍保持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的位置。2014年11月,人民幣首次躍升世界第五大支付貨幣,超越了加元和澳元,位居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之后。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