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日)上午,360互聯網安全中心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發布的《2015年青少年上網安全分析報告》顯示,今年1至4月所有報案的青少年網絡詐騙受害者中,男生受害者幾乎是女生的4倍;青少年遭遇網絡詐騙,35%發生在周末。
1至4月,360網絡安全中心共接到網絡詐騙報案6211起,其中16歲以下青少年案總數為124起,約占總數的2.0%,較上年同期上漲了 0.2個百分點。受害者中,年齡最小的僅為11歲。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獨立在網絡上消費的意識增強,青少年的年齡越大,報案的受害者越多。14歲是一個危險 期,因為14歲的報案者數量是13歲的報案者數量的3倍多。
從性別上看,在網絡詐騙的青少年受害者中,男生占79.8%,人均損失1769元;女生占20.2%,人均損失729元。男生受害者的數量幾乎 是女生的4倍,人均損失則是女生的2.4倍。在成年人受害者中,男性占比為68.3%,人均損失2380元,女性占比為31.7%,人均損失2929元。
數據顯示,對于成年人來說,女性是輕易不上當,上當就不輕。但在青少年受害者中,男生不論在數量上還是人均損失上,都明顯高于女生。這可能與男生更具好奇心、更愛冒險的青春個性有一定的關系。
從青少年遭遇網絡詐騙的具體途徑來看,在PC端社交工具排名第一,占52%;其次是購物網站,占20%;游戲網站,占20%。而在手機端,詐騙短信排名第一,占39%;其次為釣魚網站,占29%;詐騙電話占26%。
在PC端,青少年被騙最多的詐騙類型是虛假兼職,占53.2%;其次是退款欺詐,占9.7%;網游交易,占6.5%,這三種詐騙類型占PC端詐騙類報案總量的近70%。
而在手機端,青少年被騙最多的詐騙類型是虛假中獎,占43.6%;其次是賬號被盜,占16.1%;虛假兼職,占6.4%。這三種詐騙類型占手機端詐騙類報案總量的66%左右。
通過分析發現,一周之中,周末時段是青少年最容易遭遇網絡詐騙的高發時段,其中19.4%的案件發生在周日,16.1%的案件發生在周六,而周一到周三的案發率僅為11%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