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全國累計商標注冊量1125萬件 位居世界第一

2015-07-19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劉俊臣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品牌論壇上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累計商標申請量1684萬件,累計注冊量1125萬件,有效注冊商標951萬件,連續13年位居世界第一。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商標大國,從質量上看品牌價值有所提升,但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市場競爭力以及持續發展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劉俊臣說。

  今后,國家工商總局以及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將從四方面大力推進中國品牌建設:一是繼續優化審查注冊流程,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二是加強支 持引導,推進商標品牌建設;三是強化監管執法,保護商標專利權;四是推進商標國際化,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商標品牌評價制度建設 中的積極作用,建立中國特色的獨立的商標品牌價值評價標準和體系,提升我國在商標品牌評價領域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吳清海在論壇上表 示,質檢總局將抓住推動質量提檔升級這個關鍵,開展質量提升重大專項行動,完善質量激勵機制,強化品牌的維權保護機制,打擊假冒偽劣行為,完善品牌建設國 家標準體系,指導企業有效提升品牌價值。

短評

  打響中國品牌正當其時

  從日本搶購的馬桶蓋、從法國排隊購買的名牌箱包服裝,拆開之后竟是“made in China”。中國消費者的狂熱讓國外企業樂開了花,同時也暴露出中國制造的“短板”——產品質量在迅速提升,但品牌效應尚未建立。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從貼牌到創牌,從跟跑到領跑,從搶購“洋品牌”到中國品牌“走出去”,華為、聯想、海爾等一大批中國品牌正在國際 市場上嶄露頭角,中國產品正在世界市場上逐步占有一席之地。隨著消費逐漸升級,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產品的質量和品牌,打響中國品牌正當其時。

  打響中國品牌,要順應經濟換擋和提質增效的要求。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能夠活下來、活得好的企業,一定是注重產品質量、勇于創新形成品牌效應的 企業。嚴把質量關,是品牌參與市場競爭、尤其是與國際品牌競爭的重要基礎。作為制造大國,我國有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首位,但如何把產品優勢轉化為 品牌優勢,在市場中走得更遠,是值得企業認真鉆研的重大課題。

  打響中國品牌,要緊跟“互聯網+”的時代潮流。得益于扁平化、快速傳播的優勢,互聯網技術在一些行業內已經具有洗牌、重塑的強大力量。在大數據時代,不論是參與國內競爭還是走向海外,樹立互聯網思維對于企業發展尤為重要。

  打響中國品牌,要抓住“走出去”的重大機遇。在各類要素全球流動的今天,中國品牌的塑造決不能閉門造車。當前,國家大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 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搭建了一座便利的橋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既有豐富的資源,更有廣闊的市場。積極引進國際一流品牌,在競爭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同時 鼓勵像中國高鐵一樣有實力的品牌加快“走出去”步伐,從而在國際舞臺上占據有利地位,讓“中國智造”聲名遠揚。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