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綜合布線完成

2015-10-02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 ]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9月30日,隨著長度3.5千米的10千伏高壓線纜通過耐壓測試、變電站設備調試完成,中科院國家天文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項目綜合布線工程完成,具備供電條件,這標志著“天眼”的神經系統已經成型,FAST工程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

該項目位于貴州。

FAST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美國阿雷西博天文望遠鏡觀測面積大幅增加,靈敏度提高了2.25倍。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射電部首席科學家李菂(音同第)表示,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的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接收面積約等于30個足球場的面積。待建成后,FAST將在未來20年內保持世界一流地位。

FAST的主要目標是探測宇宙中的遙遠信號和物質,在開展從宇宙起源到星際物質結構的探討、對暗弱脈沖星及其他暗弱射電源的搜索、高效率開展對地外理性生命的搜索等方面實現科學和技術的重大突破。

索網結構是FAST主動反射面的主要支撐結構。據了解,FAST索網制造和安裝工程已于2月4日順利完成,這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網結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變位工作方式的索網體系。

此間專家介紹,FAST索網結構直徑500米,整個索網共有6670根主索,攻克了超大跨度索網安裝方案設計、超高疲勞性能鋼索結構研制、超高精度索結構制造工藝等,形成了12項自主創新性的專利成果。

FAST的最大特點是索網結構可隨天體的移動自動變化,帶動索網上活動的4450個反射面板產生變化。反射面單元加工與拼裝、饋源艙及艙停靠平臺的研制工作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承包。

中國電科面板單元技術負責人鄭元鵬透露,反射面單元為三角形,根據所處的位置不同,其幾何尺寸、傾斜角度、支承點位置、荷載大小和方向等都不相同,“4450個邊長在10.2米至12.4米之間的反射面單元種類就近400種”。

鄭元鵬表示,他們將根據索網節點坐標數據以及單元的安裝尺寸要求,采用參數化設計方法,將子單元的表面精度控制在1毫米以上,“讓每一個反射面都可以進行對焦,FAST與號稱‘地面最大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10倍”。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