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宣布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一期)(簡稱CIPS)成功上線運行,首批直接參與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19家境內中外資銀行。 CIPS系統即央行專門為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開發的資金清算結算系統,其涵蓋的業務包括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跨境資本項目結算、跨境金融機構與個人匯款支付結算等。 據了解,之前的人民幣跨境結算既可通過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清算銀行進行,也可使用中國的代理銀行,但匯款代碼差異和語言障礙使得結算效率受 到很大影響。CIPS系統更加符合國際通行規范,且涵蓋的支付清算業務范圍更加廣泛、運行更加高效。企業相關業務和個人匯款業務可通過參與CIPS系統的 銀行進行。 根據央行方面規劃,未來CIPS將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采用實時全額結算方式,為跨境貿易、跨境投融資和其他跨境人民幣業務提供清算、結算服務;二期將采用更為節約流動性的混合結算方式,提高人民幣跨境和離岸資金的清算、結算效率。 根據國際支付商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系統日前公布的數據,8月份人民幣已躍升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市場份額升至2.79%,超過日元,創下 新高。排名前三的美元、歐元、英鎊所占份額分別為44.8%、27.2%和8.5%。截至8月,共有逾100個國家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但90%以上的交 易集中出現在10個國家,其中新加坡占到了24.4%,是除香港外最大的人民幣清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