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環保部約談后,這些“霾禍”收斂了嗎?——環保部約談中涉“霾”地區回訪調查(上)
自2014年5月出臺《環境保護部約談暫行辦法》以來,截至今年10月,“中國網事”記者梳理發現,已有25個城市或單位被國家環保部約談,其中有6份約談通報中(涉及5地)明確提到了被約談對象存在大氣污染問題,并點名了相關區域和企業。
一年多來,這些被環保部點名的“霾禍”整改落實情況如何?惡劣的大氣污染形勢有沒有得到遏制?日前,記者分赴各地進行了回訪調查。
——河南省安陽市
【“霾禍”通報】環保部約談通報中這樣表述:“2014年前9個月,安陽市PM10濃度146微克每立方米……是河南省環境空氣質量最差的城市 之一”、“一些部門和縣(市區)政府……存在等待觀望和被動應對情況”、“221省道和301省道大型運輸車輛經過時揚塵極為嚴重,整體形成了一個‘塵陷 區’”……
2015年2月,環保部工作人員再回訪,發現大氣污染問題依然嚴重:“北彰武村、東彰武村、周家莊村等地分布有多個小企業群,不時有黑煙或黃煙從廠房頂部冒出”、“原料隨處堆放,廠區積塵嚴重,生產時烏煙瘴氣,塵土飛揚”……
【“霾禍”現狀】記者日前赴安陽采訪時看到,被環保部點名的鑫磊能源集團內,廠區路面已經硬化,不再有飛揚的粉塵,直排的煙囪等都加入了脫硫除塵等環保設施。
在221和301省道交叉口,記者回訪時周邊居民均表示,現在灰塵遠比一年前好多了,白天揚塵少。記者夜間探訪這一路段時卻看到,一輛接一輛的大貨車駛過時,一片塵土飛揚,空氣中彌漫著塵土味。
在小企業集中的北彰武村,當地多數小企業已停工。記者暗訪其中一家正在生產的冶金耐材企業,盡管車間已經加裝了頂棚和吸塵設備,但蕩起的灰塵,仍令工人們滿臉是土。老板面露尷尬,表示馬上停工。
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安陽市區今年空氣優良天數比去年同期增加32天,PM10濃度同比下降了14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下降了10微克/立方米。
【治霾要點】據當地環保及相關部門介紹,一年中,安陽市對985家工業企業進行了綜合整治,淘汰落后沖天爐、印染設備等464臺(套),拆除10噸以下燃煤鍋爐390臺,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00余起,4名企業負責人因違法排污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
——河北省滄州市
【“霾禍”通報】環保部約談通報中這樣表述:“泊頭市寺門村鎮、韓集鎮……在產的企業車間煙粉塵無組織排放嚴重,煙囪冒黑煙現象突出”、“多處小區供熱鍋爐煙囪冒黑煙”……
【“霾禍”現狀】記者日前在寺門村鎮看到,不少小企業仍在停產中。盡管道路仍有泥土,但不見了早前塵土飛揚的景象。記者走訪的幾家企業發現,他們都加裝了除塵、脫硫等環保設備,沒有看到黑煙、黃煙直排的情況。
目前,133家企業通過了環保驗收取得了開工生產通知書,8家企業仍在整改中,44家企業直接被淘汰。
在滄州市城區,記者走訪了多個小區、商場,看到此前隨意排放的供熱鍋爐不再有冒黑煙的狀況,如南湖小區原來老舊鍋爐房黑煙沖天,現在由大氣污染 專項資金投入30多萬元完成了改造,供暖鍋爐全部除塵、脫硫;祥云裝飾材料市場的鍋爐房,由原來的燒煤鍋爐換成了燒天然氣,徹底告別了“灰+黑”。
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滄州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同比增加60天,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數僅6天,同比減少29天。PM10濃度同比下降了14.5%,PM2.5濃度同比下降28.2%。
【治霾要點】據當地環保及相關部門介紹,泊頭市對全市709家鑄造企業全面整頓,取締129家,停產整改109家,完成整改恢復生產471家。
今年1至10月,滄州市淘汰燃煤鍋爐461臺。同時,2015年計劃推廣潔凈型煤70萬噸,相比普通散煤可減少煙塵排放1889噸、二氧化硫2300噸。
此外,加強了道路保潔、施工揚塵管控、機動車尾氣治理等工作。
——山西省呂梁市
【“霾禍”通報】環保部約談通報中這樣表述:“部分區域面源污染嚴重。道路積塵、揚塵問題突出……低品質散煤用量大”、“多個企業擅自停運環保設施或環保設施運行不正常”……
【“霾禍”現狀】記者日前在被環保部點名的中陽鋼鐵有限公司內看到,高爐等設備均已建成除塵設施,工人正在對設備進行調試,據了解,該公司為了治理揚塵問題,投入了1000萬元更換了先進的布袋除塵設施;200平方米燒結機已經配建了脫硫設施,整體投入7000萬元。
記者走訪時看到,兩座投資近1億元的脫硫塔已經完工80%,正在24小時加班爭取年底完工。半個月前,環保督查人員來督查時,進度才剛過半。
被指鍋爐煙囪煙氣拖尾明顯的柳林縣凌志王家焉煤礦,投資了100余萬元對除塵設施進行改造,已經達標。
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呂梁市區空氣環境污染物PM10、PM2.5同比分別下降17.2%、2.1%。
【治霾要點】被約談后,呂梁市全面排查,梳理出涉及面源污染整治、工業企業環境問題整治、加快污染減排項目建設等8個方面共960個環保問題,至9月底已完成整改770個,累計投入整治資金14.77億元。
——貴州省六盤水市
【“霾禍”通報】環保部約談通報中這樣描述:“首鋼水城鋼鐵(集團)公司燒結機脫硫設施長期運行不正常問題仍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煤矸石電廠主要污染物超標排放問題十分突出”。
【“霾禍”現狀】記者日前在首鋼水城鋼鐵集團看到,新建的4號燒結機脫硫設施于今年6月完工并投入運行,5號燒結機被簽封停產后已拆除主體設備 并關停。針對6、7號脫硫工藝落后的問題,企業對引風機、除塵系統等進行了改造和更換。記者仔細查看后發現,新建的脫硫設施管道一通到底,再無設旁路現 象。
在汪家寨煤矸石發電廠,兩套新建的脫硝、脫硫、除塵設備正進行掃尾工作。汪矸電副總工程師周大嵩介紹說,新設備“不僅排放量達到國家標準,脫硫石膏還能賣給水泥廠。”
【治霾要點】對問題企業掛牌整改,對問題企業直接關停,下大力氣投入巨資進行設備和技術改造,從改變認識開始著力推進環保治理長效機制。
——遼寧省沈陽市
【“霾禍”通報】環保部約談通報中這樣描述:“法庫經濟開發區42家建筑陶瓷企業,清潔能源利用率低,配套環保設施不完善,37家陶瓷生產企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超標排放”。
【“霾禍”現狀】記者日前來到法庫縣經濟開發區看到,多數陶瓷企業并未生產,一名陶瓷企業工作人員介紹,進入冬季行情轉淡。
法庫縣四臺子村一位村民告訴記者,被約談前,周邊的村莊經常煙氣彌漫,空氣非常不好,“(整改后)已經好很多了。”
當前,該區42家企業治理設施已改造完畢,并通過驗收。2015年7月,環保部門監督性監測發現,全部企業實現達標排放。因季節性等因素,目前有41家企業處于停產階段。
【治霾要點】對法庫陶瓷城園區所有企業停產整治,改造脫硫除塵設施,不達標不得恢復生產。當地環保部門還向企業宣講環境管理要求與制裁手段。
當前,園區42家企業已安裝脫硫設施64套,除塵設施87套,所有企業都完成了料場封閉式貯存管理。
據沈陽市環保局介紹,整改期間,有企業在未整改完成的情況下擅自恢復生產,對此,環保部門進行了連續稽查,對19家企業實施了行政處罰,17件已繳納罰款結案,違法行為均被現場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