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林在照顧爸爸。
當同齡人在操場上進行課外活動時,她要陪著爸爸做康復運動;當同學們在家休息放松時,她要承擔起所有家務活;當許多同學進入夢鄉(xiāng)時,她正抓緊一分一秒挑燈夜讀……她就是廣西賀州“90后”女孩陳春林。
“不管我在哪里,我都要帶上爸爸,因為爸爸在哪,家就在哪。”這是春林對父親的承諾。
肩挑孝義,鼓勵癱瘓父親重拾信心
1997年,陳春林出生于廣西鐘山縣清塘鎮(zhèn)英家村的一個普通家庭。天有不測風云,陳春林9歲那年,母親因為突發(fā)腦溢血猝然離世;2010年,她的父親陳世日在打工時,因突發(fā)腦梗塞而癱瘓在床,難以動彈。
父親病倒意味著全家的頂梁柱也倒了——父親治病需要錢,自己和弟弟讀書生活也需要錢,怎么辦?姐弟倆只能揮淚告別校園,休學回家照顧病重的父親。
看到家里米缸日漸見底,弟弟主動提出外出打工,讓姐姐留下照顧住院的父親。
“春林啊,爸爸沒用,拖累了你和弟弟!”每當看到年紀尚小、身材瘦弱的女兒給自己端屎端尿,陳世日總是難以抑制心中的痛楚。
“爸爸在,家就在!”小春林總是用這句話鼓勵父親,也鼓勵自己。她常常對父親說,“媽媽去世后,您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家,現(xiàn)在您病倒了,我無論如 何也要照顧好您,支撐好整個家。只要爸爸能重新站起來,無論做什么我都愿意!”陳春林的一番話,讓父親感動不已,也讓他重拾站起來的信心。
重返校園,抓住改變命運之機
為了讓父親盡快康復,陳春林按照護工的指導給父親按摩、拍打全身,攙扶父親做四肢屈伸動作,有時一做就是幾個小時,一天下來手常常酸得抬不起來。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親的病情逐漸好轉(zhuǎn),內(nèi)心也逐漸堅強起來。經(jīng)過康復訓練,陳世日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倚靠床沿、門板、墻壁和拐杖等物體,每天試走四至五次,一次能走上半小時。
休學照顧父親的一年里,陳春林每晚仍堅持學習到深夜。而讓人高興的是,學校得知春林的情況后,決定對她特殊照顧,新學年開學時,從不為困難、挫折掉眼淚的她,忍不住撲到老師懷里放聲大哭。
從此,陳春林在照顧父親的同時,還爭分奪秒、如饑似渴地學習著——每天清晨6點,她先趕去照顧父親,幫助父親起床洗漱、喂飯喂水、搓背按摩,安 頓好父親后自己再趕到教室學習;每天晚上,她總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把父親安頓好后,她還會去管理員阿姨的房間看上40分鐘書,直到11點多才回到宿舍休 息……
在小春林各個學科的課本和輔導書里面,密密麻麻的解題筆記如同一卷卷膠片,記錄著她刻苦學習、奮發(fā)拼搏的歷程。
“背父上學”,勵志女孩感動社會
熱心的網(wǎng)友得知陳春林的孝心孝行后,將她的故事搬上了網(wǎng)絡論壇,一些媒體也開始報道陳春林“背父上學”的事跡。小春林孝順、樂觀、堅強的品格感動了成千上萬的網(wǎng)友,被譽為“最美孝心女孩”。
社會各界人士的一筆筆愛心捐款也匯聚到了陳春林手中,為她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雨季來臨時,陳春林一家居住的泥土瓦房被雨水沖刷成了危房,賀州市民間慈善團體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組織一批愛心人士來到英家村考察房屋受損情況,并籌集了一筆資金為春林家蓋了一間房子。
陳春林復學后,最關心的是弟弟能不能重返校園學習。賀州市教育局得知后,立即幫助她解決了這個問題。如今,陳春林的弟弟獲得了進入賀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學習的機會,為了讓他安心完成學業(yè),學校不僅免收他的學雜費用,還安排他在學校勤工儉學,獲得生活補助。
中考時,陳春林以七科全A+的優(yōu)異成績考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廣西示范性高中——賀州高級中學。她在拿到錄取通知書后,決定再“背上父親”,繼續(xù)自己的高中求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