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游客在臺灣野柳地質公園游覽。春節期間,臺灣天氣晴好,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來游覽。
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城鎮化加速推進。2016年的春節,新鮮事物煥發勃勃生機、年俗親情有堅守也有變遷。
【 紅包大戰 】
超4.2億人“搶”不停
除夕夜迎來“全民搶紅包”高潮。數據顯示,除夕當日,微信紅包參與人數達4.2億人,收發總量80.8億個,3年狂增505倍;春晚期間,支付寶“咻一咻”搶紅包活動總參與3245億次,是去年春晚互動總次數的29.5倍。
“紅包大戰”受人追捧也引發思考。微博、微信、APP等移動終端逐漸成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卻也成為“親情面對面”的割裂 者。游子千里歸家,依舊沒有跳出方寸屏幕,當除夕夜人們的眼光在屏幕上游走,對親友長輩的關心充耳不聞,把滿懷期待的父母晾在一邊,一些人的親情已然被手 機打敗。
不少老人認為,紅包是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人情社會中的一環,不該占用太多團聚時光,沖淡了團圓本意。
【 消費火爆 】
出境消費預超900億元
春節黃金周期間,冬奧情節引燃的冰雪熱走俏旅游市場,也有不少中國家庭選擇出國游。中國旅游研究院和攜程旅行網發布的報告預計,2016春節出境游人數預計將達到570萬到600萬,如果以人均旅游相關費用1.5萬元計算,中國游客春節出境花費或將達到900億元。
與旅游市場同樣火爆的還有春節檔電影。大年初一,周星馳《美人魚》領銜六部大片帶來賀歲大禮包,其中《美人魚》上映4天,票房累計就已突破10億元,刷新華語影史最快破10億元紀錄。
【 霾與堵 】
279個城市重度污染
從除夕20時至大年初一6時,霧霾與國內三分之二城市共度佳節。全國共有279個城市在這一時間段內空氣質量指數達到過五級重度污染或以上,其中66個城市空氣指數甚至“爆表”超過500。
“堵得慌”已經不是城市“專利”,山東、安徽等地返鄉網友反映,一年一度的春節大遷徙之下,帶來“城里空蕩蕩、鄉下堵成狗”現象,一些鄉村公路上堵車竟超十公里,部分擁堵路段再現“打羽毛球”“拜年聊天”場景。
擁堵之下,不文明行為再現。個別司機擠占應急車道、行人在應急車道行走,帶來極大安全隱患。公安部數據顯示,僅假期前3天,全國高速公路車輛違法占用應急車道6716起。
【 關切與關注 】
高雄地震與引力波牽動人心
萬家團聚之時,臺灣高雄地震中死傷的同胞們讓人們牽腸掛肚。災難發生以后,大陸各界、有關企業、民間團體及個人紛紛表達同胞之情,關切災情的同時積極組織捐助。當前,救援仍在進行中,不少網友自發在網絡上為臺灣地震災區祈福。
同樣引人關注的是,美國科學家宣布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一種時空漣漪,如同石頭被丟進水里產生的波紋。這意味著人類將有機會利用全新的手段來研究黑洞、中子星等各種天體,進而探索發生在宇宙另一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