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境新聞 > 正文

“多校劃片”時代 孩子上名校是否只能靠“搖號”?

2016-02-28  來源:新華社
[字體: ]

教育部辦公廳近日下發(fā)《關于做好2016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 《通知》),明確提出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多校劃片。“多校劃片”的提出讓一些家長慌了神,進入多校劃片時代,孩 子上名校是否只能靠“搖號”?

    《通知》提出,多校劃片,是將熱點小學、初中分散至每個片區(qū),確保各片區(qū)之間大致均衡。實行多校劃片的,應通過隨機派位方式分配熱點學校招生名額。派位未能進入熱點學校的學生,仍應就近安排至其他學校入學。

    2015年,教育部就曾提出“多校劃片”,要求全國24個重點城市,要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城區(qū),推廣熱點小學、初中多校 劃片,緩解“學區(qū)房”問題。記者采訪了解到,北京、武漢、南京等城市已經開展了“多校劃片”的局部探索,短時間內不會有入學政策的大范圍調整。

    從去年起,武漢已率先在硚口區(qū)實施“多校劃片”政策。仁壽路小學是硚口區(qū)一所普通小學,往年小升初時,學校畢業(yè)生對口升入一所普通中學。 “今年由于試行‘多校劃片’,學校有17名畢業(yè)生通過搖號升入十一初中。”仁壽路小學校長王華萍說,推行“多校劃片”,讓更多孩子有機會“直升”優(yōu)質公辦 初中,受到家長的歡迎。

    以十一初中為例,學校今年面向周邊的東方紅小學、長征小學、漢西小學、仁壽路小學4所小學招生,計劃招生數為200人,報名人數多達900余人,最后采取電腦搖號方式選中了200人。

    北京在2015年發(fā)布的有關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要求各區(qū)縣教委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所在學區(qū)、學校規(guī)模、交通狀況等因素,合理進行單校劃片或多校劃片。

    實際上,一些區(qū)縣根據情況,采取了“多校劃片”的嘗試。在北京市豐臺區(qū),學生可以在單校劃片與多校劃片中“二選一”。在小升初過程中,有八 成左右的學生自愿選擇了“多校劃片”的方式入學。2016年,東城區(qū)也將對生源壓力大的學區(qū),實行學區(qū)連片入學:入學壓力大的學區(qū)與相鄰學區(qū)的孩子一起參 加電腦派位。

    進入多校劃片時代,孩子上名校是否只能靠“搖號”?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褚宏啟認為,采取單校劃片的方式“就近入 學”,不能滿足一些老百姓對公平的需要,F在一些地區(qū)探索施行“多校劃片”,比過去的“單校劃片”更加靈活,但也面臨新挑戰(zhàn),諸如電腦派位可信度、學區(qū)劃 分透明度等也都影響多校劃片執(zhí)行。

    教育界人士認為,多校劃片能一定程度上給學區(qū)房降溫,也是探索教育公平的舉措之一。但與此同時,把優(yōu)質學校和普通學校放一起“劃片”可能讓原學區(qū)房家長的利益受損,應該明確時間表讓家長早做準備。

    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平質量的根本出路還在于供給端的高質量和供給結構、供給類型的多元化和特色化。教育專家建議,無論政策如何改變,如何制定穩(wěn)妥的方案,教育行政部門還應多加考慮,而不是一味靠政策改變。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